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个税怎么计算工资
个税怎么计算工资

个税怎么计算工资

2020-12-03 336
普法内容
知道个税计算工资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后工资需要扣除8%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1%失业保险以及个人所得税后的实际收入。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社会保险费实行统一征收,实施步骤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补发工资要计算个税吗
    补发工资要计算个税吗

    补发工资计算个税,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允许还原至所属月份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原所属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原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补发工资

    2022-06-11 697
  • 个税以基本工资计算吗
    个税以基本工资计算吗

    按工资总额来计算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内容包含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以及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等。

    2020-12-24 942
  • 个人工资计算如何缴纳个税
    个人工资计算如何缴纳个税

    个人工资计算个税的交法: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 税收专项附加扣除如下: 1、子女教育:纳税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费用,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接受学历

    2022-04-16 614
专业问答更多>>
  • 个税怎么计算工资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金额=工资金额-各社会保险费金额-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速算扣除数《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扣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

    2021-11-11 15,340
  • 工资个税怎么计算?

    计算方法: 1、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税所得额。 2、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工资、薪金所得

    2022-08-25 15,340
  • 工资个税怎么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

    2023-02-13 15,340
  • 工资个税怎么计算?

    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

    2022-08-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个人所得税具体怎么计算 01:15
    个人所得税具体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应税率计算得出来的。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的综合所得减去个税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后计算出来。 个人所得税每月会由单位代扣预缴,然后在次年3至6月份由个人在个人所得税app中办理汇算清缴,对于所缴纳

    2,319 15,340
  • 工资拖欠赔偿怎么计算 01:03
    工资拖欠赔偿怎么计算

    工资拖欠赔偿计算的规定如下: 1、被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选择解除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并且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公司的,除了在

    543 15,340
  • 工龄怎么计算 01:21
    工龄怎么计算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工龄怎么计算 工龄计算方法有三种,分别是:1、连续计算法。具体计算时间是从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算至离职之日这段时间,如果期间有工作调度的,也不中断计算;2、合并计算法。如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用人单位调整等非主观原因中断工作

    71,835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