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是怎样的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是怎样的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是怎样的

2020-03-23 59
普法内容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 1、法定时效无期限。 2、自愿放弃权利可再主张。 3、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4、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5、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6、对劳动报酬约定笼统。 7、人原因离职能讨补偿金。 8、拥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权。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法律误区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法律误区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的法律误区: 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误区二:法定时效无期限。 误区三:自愿放弃权利可再主张。 误区四: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误区五:诉讼中己方不用举证。 误区六: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误区七:对劳动报酬约定笼

    2020-06-09 65
  • 起诉离婚的常见误区是什么
    起诉离婚的常见误区是什么

    离婚诉讼中的常见误区: (1)分居满两年即可自动离婚; (2)一方出轨的,应当判决其净身出户; (3)先提出离婚的,判决会因此对其不利; (4)判决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与子女断绝关系。

    2021-02-10 73
  • 酒驾最常见的几个误区
    酒驾最常见的几个误区

    对于酒驾很多人都存在如下误区: 1、酒后驾车但不达到醉驾的,不应认定犯罪; 2、酒驾是指交警查获时,驾驶人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超标。但酒精含量超标不一定是喝酒引起的; 3、只有机动车才存在酒驾处罚。

    2020-02-05 118
专业问答更多>>
  • 工伤认定的常见误区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的常见误区:职工因违法操作导致受到事故伤害可以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及其近亲属可以自己去;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

    2022-05-22 15,340
  • 劳动合同纠纷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第一,试用期内,企业可以随时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是试用员工的期限。企业只要不满意,就可以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这是目前很多企业的想法,但可能会导致企业非法解除劳动合同。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

    2021-11-11 15,340
  • 酒驾的常见误区?

    许多人对酒后驾车有这些误解: 一、酒量大,只要不醉就好; 二、电动汽车.助力车是非机动车酒后驾驶非机动车交警管不着的; 三、酒后虽然开车,但只是有一些移动就迅速停车,不应认定犯罪。

    2021-11-04 15,340
  • 劳动者怎样维权

    劳动争议发生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乡镇、街道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接受仲裁裁决的,向人民

    2021-12-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01:03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 1、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是需要注意,认定此种行为构成侵权,需要满足该行为容易

    1,559 15,340
  • 强迫劳动罪是怎样认定的 01:04
    强迫劳动罪是怎样认定的

    强迫劳动罪的认定有以下四点: 1、侵犯的对象是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权和休息休假权; 2、客观上表现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用人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上必

    658 15,340
  • 开发商违约怎样维权 01:13
    开发商违约怎样维权

    开发商出现违约时,首先先和开发商沟通,沟通没有结果才提起诉讼。 如果提起诉讼,起诉要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与本案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

    1,761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