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挪用人员工资交纳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
挪用人员工资交纳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

挪用人员工资交纳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

2020-12-07 91
普法内容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是:被挪用的基金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没收的违法所得依法上缴国库。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员工工伤保险基金挪用, 该如何索赔
    员工工伤保险基金挪用, 该如何索赔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或者个人违反规定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由市劳动保障局

    2020-09-21 196
  • 企业的法律责任(保险, 员工的薪酬, 纳税)
    企业的法律责任(保险, 员工的薪酬, 纳税)

    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 1、必须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 2、企业必须为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3、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

    2020-10-11 436
  • 对挪用失业保险金的,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对挪用失业保险金的,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挪用失业保险基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属于挪用救济款物。挪用失业保险基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情节严重; 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的规定,以挪用特定款物罪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

    2020-05-28 205
专业问答更多>>
  •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没收的违法所得依法上缴国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6-07 15,340
  •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

    2022-06-06 15,340
  •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

    2022-06-09 15,340
  •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没收

    2022-05-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缴纳五险一金是基本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01:02
    缴纳五险一金是基本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缴纳五险一金是实发工资。五险一金是按照实际工资交的,这里所讲得实际工资指的是工资总额。对于普通企业来说,职工本人的缴费基数是,基本上用人单位上年度以货币形式发放给职工的工资待遇的月均值。包含了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个人所得税在内的全部应发工

    17,377 15,340
  • 宠物伤人的法律责任 01:18
    宠物伤人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宠物伤人的法律责任为: 1、饲养宠物时,发生宠物伤人事件,一般情况下是饲养人或管理人在控制或管理动物上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因此,其饲养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宠物致人损害,其损害后果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

    2,003 15,340
  • 挪用资金罪能取保吗 01:07
    挪用资金罪能取保吗

    挪用资金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162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