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行吗
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行吗

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行吗

2020-09-04 202
普法内容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发生的福利费支出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薪酬福利是否属于应付职工福利
    薪酬福利是否属于应付职工福利

    辞退福利属于职工薪酬的内容。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0-10-17 91
  • 离职后福利属于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吗
    离职后福利属于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吗

    辞退福利属于职工薪酬的内容,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辞退福利包括:无过失性辞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经济性裁员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1-08-16 160
  • 辞退福利包含在应付职工薪酬里吗?
    辞退福利包含在应付职工薪酬里吗?

    辞退福利属于职工薪酬的内容,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2020-03-27 74
专业问答更多>>
  • 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吗?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

    2021-07-09 15,340
  • 职工福利费是不是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费属于职工薪酬,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

    2022-07-10 15,340
  • 辞退福利属于应付职工薪酬吗?

    辞退福利属于职工薪酬的内容,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 职工薪酬准则规定的辞退福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2022-07-03 15,340
  • 辞退福利属于应付职工薪酬吗

    辞退福利属于职工薪酬的内容,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 职工薪酬准则规定的辞退福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2022-05-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没有工作抚养费如何计算 01:32
    没有工作抚养费如何计算

    没有工作抚养费怎么计算?婚姻法规定抚养费的标准是有固定工作的按他月均工资的20%到30%这个比例,同时结合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生活水平来综合确定。没有固定工作的,那么就结合他这个行业的平均工作收入标准情况来确定,那么有些人就是离婚的时候,或

    1,407 15,340
  • 好友借款没有约定利息,还需要支付利息吗 01:12
    好友借款没有约定利息,还需要支付利息吗

    好朋友之间的借款,如果双方事先没有约定利息的话,根据法律规定视作双方是无息借贷。换句话说,如果双方事先没有在借贷合同中约定利息,出借人就不能主张对方支付利息。这主要根据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中,出台的司法解释第25条的规定。

    1,399 15,340
  • 交的入职费500报警有用么 00:53
    交的入职费500报警有用么

    交的入职费500报警有用。 这属于诈骗问题,即使500元不构成刑事犯罪,也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诈骗

    1,666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