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试用期无效的法律情形有哪些?
试用期无效的法律情形有哪些?

试用期无效的法律情形有哪些?

2020-08-02 64
普法内容
试用期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劳动合同中仅约定试用期的无效;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两次试用期的,后试用期条款无效;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无效;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试用期无效;试用期超过六个月的无效;试用期期限不符合劳动合同期限的无效。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试用期延长有哪些情形
    试用期延长有哪些情形

    试用期延长的四种情形如下: 1、劳动者在试用期发生病假、产假、婚丧假等合理假期的情况; 2、造成用人单位无法进行完整考察劳动者; 3、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发生暂时停业等情况,劳动者无法清晰了解用人单位,无法判断是否需继续在单位留任; 4、双方可

    2022-06-08 1,193
  • 什么情形下试用期约定无效
    什么情形下试用期约定无效

    以下情形下试用期约定无效: 1、双方订立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双方订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或形成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 3、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 4、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

    2020-06-01 108
  • 试用期内的约定在哪些情况下无效
    试用期内的约定在哪些情况下无效

    试用期无效的情形包含以下: 1、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时限;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了超过一次的试用期;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约定了试用期的; 4、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

    2020-03-04 83
专业问答更多>>
  • 试用期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无效的试用期约定情形包括:在非全日制用工中约定试用期的;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第二次约定试用期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约定试用期的;其他。

    2022-07-13 15,340
  • 试用期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试用期无效的法定情形有: 一、未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4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试

    2022-05-15 15,340
  • 试用期有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试用期无效的法定情形有: 一、未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4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试

    2022-05-21 15,340
  • 试用期约定无效时,哪些情形无效

    以下试用期无效:劳动合同中只约定试用期无效;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两次试用期的,后试用期无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约定试用期无效;订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无效;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约

    2021-11-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婚姻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01:12
    婚姻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婚姻法规定了四种婚姻无效的情形: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达到法定婚龄的。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将第三种情形,即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予

    5,120 15,340
  • 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01:00
    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点: 1、不可限制他人再婚; 依法有关法律规定,在不违反《婚姻法》的情况下,我国的公民享有婚姻自由,且不受他人干涉,如果双方当事人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限制再婚的有关条款,则违反了有关规定,该协议被视为无效。 2、不

    2,292 15,340
  • 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01:08
    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知道,如果借款合同存在下面几种情形之一的,借款合同就属于无效合同: 第一,出借人是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并且借款人事先知情或者应当知情。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来源于自己合法收入,禁止

    1,381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