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劳动法对裁员有什么法律要求?
劳动法对裁员有什么法律要求?

劳动法对裁员有什么法律要求?

2022-06-17 611
普法内容
劳动法对裁员有下列法律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整顿期间濒临破产或者生产经营状况严重困难,确需裁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员。用人单位依照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的,应当优先录用裁减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上对仲裁代理人有什么要求
    法律上对仲裁代理人有什么要求

    法律上对仲裁代理人的要求如下: 1、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仲裁活动,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活动; 2、仲裁活动必须在代理权限内进行; 3、仲裁代理人参加仲裁的目的是维护被代理人的权益,与纠纷无利害关系; 4、不能在同一仲裁案件中担任双方

    2021-11-19 1,343
  • 员工要求劳动仲裁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员工要求劳动仲裁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员工要求劳动仲裁的处理办法如下: 1、与申请人进行协商,寻求其撤回劳动仲裁申请; 2、与现有员工补签书面劳动合同,无法签订的,发出书面通知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3、如果公司员工比较多,也确实发生了老员工提出劳动仲裁的连锁反应,可与地政府、劳动

    2023-12-06 104
  • 劳动法对实习期间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劳动法对实习期间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劳动法对实习期间人员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0-12-30 253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仲裁对于仲裁人员有什么要求仲裁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1)接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交办的劳动争议案件,参加仲裁庭 (2)进行调查取证,有权向当事人及有关单位、人员进行调阅文件、档案,询问证人,现场勘察,技术鉴定等等与争议事实有关的调查 (3)根据国家有关

    2022-06-20 15,340
  •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法律要求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三)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四)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五)用人单

    2022-08-19 15,340
  • 劳动合同法具体有什么具体要求,裁员的程序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裁员手续:有以下情况之一,裁员需要20人以上或裁员不足20人,但占企业员工总数的10%以上的,使用者30天前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全体员工的意见后,裁员方案向劳动行政

    2021-10-23 15,340
  • 劳动合同法关于合法裁员的要求有哪些

    合法裁员的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

    2022-04-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仲裁要请律师么 01:05
    劳动仲裁要请律师么

    劳动仲裁并不是必须要请律师的,当事人可以自行申请仲裁,但是劳动仲裁案件涉及《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法》、《劳动仲裁调解法》等各项法律规定,建议聘请专业律师代理,以争取获得最大利益。在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问题:1、先予

    9,776 15,340
  • 什么是劳动仲裁? 01:37
    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全称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其适用范围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列举的各种具体劳动关系争议中。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

    4,606 15,340
  • 楼上扰民法律上有什么制裁 01:00
    楼上扰民法律上有什么制裁

    楼上扰民法律上有行政处罚的制裁。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噪音扰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扰民是一个行为后果为定义的违法行

    3,600 15,340
吴国公律师 吴国公律师

广东集智求强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刑事辩护、劳动纠纷、公司法、交通事故、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30-4804-466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