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以固定值计算加班费合法吗
以固定值计算加班费合法吗

以固定值计算加班费合法吗

2020-02-26 79
普法内容
不合法,用人单位不能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事先固定劳动者具体加班工资,只能根据工资情况和加班时间、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支付加班费。因此,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固定加班费,并每月按约定支付固定加班费属违法,劳动者领取了固定加班费后,仍有权依据实际加班时间,主张支付加班费差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最高法律的固定工资加班费怎么计算
    最高法律的固定工资加班费怎么计算

    固定工资法定加班费计算公式:工作日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1.5×加班时间;休息日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2×加班时间;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3×加班时间。

    2020-06-03 82
  • 固定工资法定加班费
    固定工资法定加班费

    劳动者有固定工资,其加班费的算法是:工作日的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1.5×加班时间;休息日的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2×加班时间;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

    2020-07-26 167
  • 基数的加班费计算法
    基数的加班费计算法

    加班工资基数计算: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劳动合同未约定的,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加班工资基数;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也未约定加班基数的,应当以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2020-01-20 135
专业问答更多>>
  • 有合法的固定加班费吗

    用人单位不能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事先固定劳动者具体加班工资,只能根据工资情况和加班时间、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支付加班费。因此,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固定加班费,并每月按约定支付固定加班费属违法,劳动者领取了

    2022-06-14 15,340
  • 附加劳动合同固定加班费是如何计算的呢?

    劳动合同约定加班费无效,但可以约定加班工资基数基数。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应当征得劳动者同意,且每天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

    2022-07-28 15,340
  • 值班人员如何计算加班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

    2022-08-02 15,340
  • 劳动节加班加班费计算方法,加班费怎么计算?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一)1.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2022-04-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法加班费规定 01:29
    劳动法加班费规定

    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中,员工加班用人单位需要向其支付加班费,一般平时加班,例如晚上需要加班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1.5倍加班工资,如周末安排员工加班则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例如国庆、五一、劳动节等安排员工加班则需像其支

    11,525 15,340
  • 加班不给加班费给调休违法吗 00:56
    加班不给加班费给调休违法吗

    公司加班不给加班费和调休不违法。平常周末加班的员工,一般可以以通过调休来代替加班费。但是平时工作日延长时间加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可以优先安排调休。因此工作日加班的,不能以调休来代替加班费,公司在工作日安排了加班,就需要向

    5,083 15,340
  • 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01:11
    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如下: 1、2019年4月1日至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2、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

    18,652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