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员工集体旷工怎么处理
员工集体旷工怎么处理

员工集体旷工怎么处理

2020-03-31 188
普法内容
员工集体旷工的,需要弄清楚旷工原因,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导致员工集体愤怒罢工的,那么用人单位必须要解除违法行为。如果是个人行为的,那么可以进行辞退。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员工旷工的认定及处理
    员工旷工的认定及处理

    认定旷工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没有按照用人单位规定提供劳动 二、没有正当理由旷工 三、没有经过用人单位同意。旷工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形式:第一次旷工、通过口头或书面警告,让本人认识错误并责令反省二次旷工、通报批评给予员工警示,由主管领导进行谈话,

    2020-02-20 225
  • 如何处罚旷工员工
    如何处罚旷工员工

    对旷工的处罚: 第一,未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对劳动者警告,拒绝支付旷工期间的工资,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通过扣除工资补偿损失,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第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

    2021-08-03 249
  • 怎么处理旷工开除
    怎么处理旷工开除

    旷工开除就是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关于此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只能按照用人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来执行。为旷工的劳动者办理相应的辞退手续,对其旷工给单位造成的损失,也是可以要求其进行赔偿的。

    2020-12-11 144
专业问答更多>>
  • 员工集体旷工怎么处理

    员工集体旷工的,需根据的规章制度确定如何处理。若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的约

    2022-08-24 15,340
  • 员工集体旷工怎么样处理

    员工集体旷工的,需根据的规章制度确定如何处理。若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的约

    2022-08-23 15,340
  • 员工集体旷工该怎样处理

    员工集体旷工的,需根据的规章制度确定如何处理。若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的约

    2022-08-22 15,340
  • 员工集体旷工要怎样处理

    员工集体旷工的,需根据的规章制度确定如何处理。若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的约

    2022-09-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公司员工工伤怎么处理 01:03
    公司员工工伤怎么处理

    公司员工工伤这样处理:1、及时将员工送至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并由部门主管提出报告,记录工伤发生情况;2、由单位向参保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书面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依规定申请医疗补助。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098 15,340
  • 非法集资的公司员工怎么处罚 01:00
    非法集资的公司员工怎么处罚

    非法集资的公司员工处罚需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它严重情节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681 15,340
  • 诈骗集团员工怎么定罪 01:01
    诈骗集团员工怎么定罪

    单位犯诈骗罪,员工是否要承担责任,不能够一概而论。员工是否定罪以及如何定罪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员工是否有实际参与犯罪的行为、对于单位的犯罪行为员工是否明知这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应当考虑员工在单位中的工作性质是否与单位从事犯罪存在关联性。

    1,274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