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劳动者在面试时可以询问工作的工作地点吗
劳动者在面试时可以询问工作的工作地点吗

劳动者在面试时可以询问工作的工作地点吗

2020-07-13 113
普法内容
劳动者在面试时可以询问工作的工作地点。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需要如实告知其工作时间、地点、内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等劳动者希望了解的劳动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者在工作时中暑属于工伤吗
    劳动者在工作时中暑属于工伤吗

    劳动者在工作时中暑属于工伤。

    2020-03-12 81
  • 单位可以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地点进行调整吗
    单位可以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地点进行调整吗

    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工作岗位、地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履行;没有约定的,用人单位具有合理事由可以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地点。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岗位、地点的调整不具有合理事由,因劳动者拒不履行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应

    2020-06-28 136
  • 新劳动法工作地点调动
    新劳动法工作地点调动

    原则上变更工作地点对员工造成消极影响的须经员工同意并书面确认,但若工作地点调整对员工造成的影响很小或者几乎没有的情况下,尽管工作地点变动从实质上讲也构成合同内容的变化,但如果员工在此情形下仍可以未经双方协商一致而拒绝搬迁,显然不符合常理。

    2020-11-08 983
专业问答更多>>
  • 试用期内可以调动工作地点吗

    自行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可以要求单位赔偿给你。 试用期满后,如果单位违法辞退你,你可以要求单位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 年终绩效是工作满一年才亨有,你工作不到一年是领取不到。 额外支付的补偿以

    2022-01-29 15,340
  • 劳动合同可以写工作地点吗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2、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

    2022-07-17 15,340
  • 《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工作地点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2022-03-31 15,340
  • 劳动者可以申请不定时工作时间或者工作制吗?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主要有以下种: (1)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

    2022-04-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法规定标准工作时间 01:12
    劳动法规定标准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又可以称为“劳动时间”。主要指按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以及一周之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长度主要由劳动法直接规定,或是由集体合同、或者是劳动合同进行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如果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0,804 15,340
  • 工作地点变更社保怎么办 01:21
    工作地点变更社保怎么办

    工作地点变更社保可以转移。具体流程如下: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

    3,652 15,340
  •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吗 00:54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吗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根据相关法律对缓刑的规定中,没有限制缓刑人员继续工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只要遵守相关规定,其他工作、学习可以正常进行。被

    15,947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