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劳动合同是否可以拍照给别人看
劳动合同是否可以拍照给别人看

劳动合同是否可以拍照给别人看

2022-08-25 2,020
普法内容
劳动合同不可以拍照给别人看。 如果是公司的人事部,不能把劳动合同拍照给别人的。个人自己拍劳动合同,那么里面关于公司保密条款要注意,不然公司可能会起诉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般来说,劳动合同签订后应一式三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在鉴证劳动合同时,鉴证部门留存一份。因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签订劳动合同的份数应根据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要求来确定,至少要保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当事人各有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可以监督合同拍照给别人看吗
    可以监督合同拍照给别人看吗

    合同可以拍照给别人看,但不建议,如果实在要拍照给别人看的话,最好把隐私部分以及涉及商业秘密的部分遮挡。合同中有当事人的名称、住所、联系电话等信息,若拍照给别人看,会暴露了合同当事人的一部分隐私;且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

    2022-03-27 72
  • 拍照给别人可以看得到合同吗?
    拍照给别人可以看得到合同吗?

    可以,但是建议最好不要拍照给合同以外的人看,因为合同中有当事人的名称、住所、联系电话等信息,若拍照给别人看,会暴露了合同当事人的一部分隐私,这种情况如果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到时候可能会有很多骚扰电话。另外,若合同是拍照给了一些贷款公司或者是不

    2021-03-11 350
  • 护照可以拍照片给别人吗
    护照可以拍照片给别人吗

    护照就跟你的身份证一样,非常重要的。所以不是必须提供的地方千万不要轻易给别人,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给自己造成麻烦。

    2020-02-20 1,258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合同上是否可以拍照给别人

    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均在合同书上签字,只有一方的签字合同不成立。基本上关于劳动合同拍照发给别人,望采纳。

    2022-07-28 15,340
  • 劳务合同可以拍照给别人吗

    劳务合同既然属于民事合同,那么劳务合同的好处都有哪些,合同双方的主体地位就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管理另一方的问题。而劳动合同不同。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力的使用者,它需要充分安排,合理利用,以充分创造最大的经

    2022-07-09 15,340
  • 购房合同能随便拍照给别人看吗

    购房合同在还没有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之前是可以拍给他人看的,如果填写了相关的信息,最好是把相关个人信息遮挡再拍给他人。购房合同能拍给别人,不过最好是在什么都没有填的情况下,如果填了相关的信息,建议业主把

    2021-12-23 15,340
  • 合同不能拍给别人看吗

    合同一般不能拍给别人看。如果造成损失,则属于泄密行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当事

    2021-12-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机动车牌照可以过户给别人吗 01:04
    机动车牌照可以过户给别人吗

    机动车牌照不可以过户给别人。原车牌只可以转移到车主的新车信息上,不可以过户给其他人。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即使车牌号过户到其他车辆上,半年内车牌号仍归原车主所有,半年后该车牌将进入号牌资源库。办理机动车转移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后,原机动车所有人申请

    2,855 15,340
  • 劳务合同跟劳动合同的区别 01:14
    劳务合同跟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签订的协议,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须为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为平等主体间的自然人或者法人。主体的地位也不同,前者的主体之间具

    6,206 15,340
  •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 01:10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对劳动合同以及劳务合同,分别作出了规定。两者的区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主体不同、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不同以及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主体不同。前者的签订主体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后者的签订主体双

    24,848 15,340
方向律师 方向律师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建设工程、交通事故、刑事辩护、民事诉讼、仲裁、房产纠纷、继承、企业法律顾问
咨询律师
147-7615-992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