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工伤后遗症怎么办才能把人弄死
工伤后遗症怎么办才能把人弄死

工伤后遗症怎么办才能把人弄死

2020-03-09 89
普法内容
工伤后遗留的后遗症也算工伤,法律中已作了明确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工伤死亡后遗症如何判断
    工伤死亡后遗症如何判断

    工伤后遗症致死也算工亡,其近亲属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以下待遇: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

    2020-05-18 79
  • 如何处理工伤死亡后遗症
    如何处理工伤死亡后遗症

    职工因工伤后遗症致死,如果被认定为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供养亲属;一次性工亡补

    2020-12-29 85
  • 公司受工伤后期有后遗症怎么办
    公司受工伤后期有后遗症怎么办

    员工工伤复发后享有停工留薪期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020-04-16 240
专业问答更多>>
  • 工伤后怎么赔偿才算是有后遗症?

    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治疗终结后申请劳动能力(伤残等级)鉴定,伤残等级以鉴定结果为准。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

    2022-10-22 15,340
  • 包工头把人弄伤了怎么办

    若是包工头承包的,可以找包公头。若是雇主雇佣的,可以找雇主承担责任。协商不成,可以直接起诉他们两,要求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

    2022-03-25 15,340
  • 受了工伤了有了后遗症,工伤赔偿后出了后遗症怎么办?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旧伤复发的医疗补偿,医疗费自负。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第七条规定,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经治疗工

    2022-08-02 15,340
  • 脑死亡后遗症怎么办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2022-11-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把人打轻伤被刑拘怎么办 00:56
    把人打轻伤被刑拘怎么办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把人打成轻伤被刑事拘留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1、可以积极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费用。如果进行赔偿态度良好并取得被害人谅

    455 15,340
  • 遗嘱继承人死亡怎么办 01:13
    遗嘱继承人死亡怎么办

    遗嘱继承人死亡的,可以适用代位继承或者转继承。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分割遗产前,尚未实际取得遗产而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其应继承份额转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

    1,695 15,340
  • 怎么才能把购房首付退回 00:47
    怎么才能把购房首付退回

    付了首付之后,房子并不是想退就可以退的。购房者提出退房,开发商势必会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拒绝购房者退房的请求。要提高退房的成功率,那么购房者应当首先确定是否符合退房的条件,一方面是购房合同之中是否有约定,另外就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果符

    2,459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