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住房公积金租房每月可以提取多少
住房公积金租房每月可以提取多少

住房公积金租房每月可以提取多少

2022-04-12 1,844
普法内容
住房公积金租房每月可提取多少,每个地区都不一样。具体提取额度应当根据地区相关政策确定。具体可咨询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取公积金条件如下: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2、离休、退休的;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4、出境定居的;5、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6、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每个人交公积金可以每年提取多少次
    每个人交公积金可以每年提取多少次

    公积金原则上满足条件就可以提取,但是各地对于提取时间、额度有不同规定。以北京市为例,比如在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且未使用住房贷款的,职工及其配偶每年可以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累计提取总额不应超过实际发生的住房支出。

    2020-02-06 167
  • 住房公积金有什么用每个月有多少
    住房公积金有什么用每个月有多少

    1、可以用住房公积金的钱还房贷,用住房公积金房贷利率要低很多。 2、每个城市和单位都有不同的公积金,具体数目要看所在单位的城市和单位具体缴纳的公积金数额。

    2020-01-07 271
  • 北京公积金租房提取可以提前3个月吗
    北京公积金租房提取可以提前3个月吗

    如果你是租房提取公积金的话,是按照三个月自动打卡,一次性打三个月的钱,直到公积金余额不够金额的时候停止。

    2020-09-22 101
专业问答更多>>
  • 住房公积金每个人都可以提取吗? 每个人可以提取的额度是多少? 到底

    只要满足提取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提取自己的住房公积金。提取的额度根据你申请提取的条件来决定,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不可能超过你账户里的总额。住房公积金的提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各个地方对住房公积金的政

    2022-02-09 15,340
  • 每月都可以提取公积金来还房贷吗?

    1、公积金是可以每月还房贷的。 2、公积金冲还房贷的一种方式就是逐月还款法。逐月还款法指的是每个月直接从委托人公积金账户中提取金额用于归还当月贷款本息的办法。如果提取的公积金金额不足,那么委托人应该及

    2023-01-18 15,340
  • 如何提取公积金租房住房

    ⑴符合租房使用公租金的条件后,如果租房子想要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话,首先要先租好房子,然后拿着租房合同,还有自己与房东的身份证及复印件等相关证件,到相关部门缴税;最后拿着以上的证件与缴税的单子,回工作单位

    2022-05-07 15,340
  • 租房回本人处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吗

    可以归还本人名下住房公积金末笔贷款。

    2022-10-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情况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01:19
    什么情况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相关条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即可以进行办理公积金金额的提取: 1、申请人为离休或者退休的; 2、申请人处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用人单位已经终止了劳动关系的; 3、申请人确认出境定居的; 4、申请人确认要

    3,267 15,340
  • 怎样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 01:27
    怎样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

    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流程如下: 1、单位对职工个人提供的相关提取证明材料及复印件进行核实,符合条件的由单位经办人填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统一印制的《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住房公积金提取清册》,并持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向开户管理部提出申

    957 15,340
  • 名下有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01:01
    名下有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名下有房是否可以把公积金取出来,要看是否满足提取公积金的条件。住房公积金的领取要满足这些条件: 1、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 3、非本市籍职工调离本市时; 4、职工偿还房贷时

    7,941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