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国家劳动法规定一年最多有几次工资补发

国家劳动法规定一年最多有几次工资补发

2022-10-07 14:3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甘肃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7回复

专业分析:

如果是,用人单位不与你续签,则应该按实际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工作一年给一个月工资,。另外如果被辞退也应该按实际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一年给一个月工资,如果是违法解除合同,应该按双倍补偿标准进行赔偿,即工作一个月给两个月工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一般一个月,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劳动法规定工资不可以压,压工资是违法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法规定最迟几号发工资
    劳动法规定最迟几号发工资

    具体发工资的日期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0.04.14 420
  • 《劳动法》规定压工资最多几天
    《劳动法》规定压工资最多几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劳动法压工资的情形,是属于违法行为,因此是不存在压工资最多几天的行为的,用人单位是不可以压工资的,应当及时发放工资。

    2020.04.15 374
  • 国家规定一般几号发工资
    国家规定一般几号发工资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曰、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020.08.10 1,216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法规定每个月最少发几次工资

    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每月至少支付一次,排除不可抗力因素,未经工会协商同意,当月工资未在下月支付,即构成无故拖欠工资的情形。对无故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

    2022-02-12 15,340
  • 劳动法规定工资最多能压几年

    劳动法规定工资不可以压,压工资是违法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022-05-17 15,340
  • 劳动仲裁最多补几年工资

    若劳动关系已终止,则劳动仲裁最多补一年工资;若劳动关系存续,则不限。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2-06-26 15,340
  • 劳动合同最多签几次,一次最多可以签几年

    一年一签合法,具体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约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

    2022-06-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国家规定几岁一年级 00:55
    国家规定几岁一年级

    国家规定六岁可以上一年级。儿童已经年满六周岁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入学年龄可以推迟至七周岁,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

    14,309 2022.05.11
  • 一年国家法定假日有几天 00:59
    一年国家法定假日有几天

    一年国家法定假日有11天。一年中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者116天。计算方法是:我国共有法定节假日11天。通常包括:春节、国庆两个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有1天,一年有52周余1天。如果余出来的那天处于双休日

    20,924 2022.05.11
  •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9,525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