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有关法律规定与实践指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医务人员追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医疗费用、必要的营养费、住院期间进行的赔偿活动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康复费、护理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死亡抚恤金、丧葬费、死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医疗事故赔偿金、病历封存或者启封费用、病理学检验费、医药事故鉴定费、律师代理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或者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医疗事故赔偿金、病历封存或者启封费用、司法救助费。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条规定,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值计算。另外,《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受害人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还应当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医疗费用、必要的营养费、住院期间进行的赔偿活动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康复费、护理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死亡抚恤金、丧葬费、死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医疗事故赔偿金、病历封存或者启封费用、病理学检验费、医药事故鉴定费、律师代理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或者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医疗事故赔偿金、病历封存或者启封费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实践合同有哪几种呢,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的实践性合同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定金合同 定金合同是合同当事人在订立主合同时,为了保证主合同的履行,签订从合同约定一方当事人预先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的一种担保合同。 2、自然人之间的
2024.04.23 37 -
-
交通事故责任与工伤赔偿有无关系,法律如何规定
交?通事故和工伤在某些时候会产生竞合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关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重合,是否可以得到双重赔偿,国家没有统一的法律来规定。这个由各省、市和自治区来规定,而且规定也并不一致。在北京等省市,是可以得到双重赔偿的。 【
2024.05.26 30
-
工伤如何认定:相关法律法规与实践经验
工伤认定申请表主要包括员工本人信息、所在单位以及受伤工作内容。还应提供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伤经过以及受伤后的处理方式,必须真实填写。 工伤职工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省市职业:身份证件号码:家庭
2024-12-10 15,340 -
医疗纠纷防范实践指南:相关规定与措施
一、加强医疗安全培训,增强职工的忧患意识; 二、提升依法执业和行医意识; 三、改善服务态度; 四、严格执行病历记录质量和管理制度; 五、认真履行必要的知情同意签字责任。 医务人员需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2024-12-09 15,340 -
有关行政处罚的规定与实践
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如下: 1. 处罚法定原则:行政处罚的依据、实施主体和程序必须依法规定。 2. 公正公开原则:行政主体在行政处罚中必须依法公正裁判、公开公平地处罚违法行为人,不能给予不同或相同的
2024-11-16 15,340 -
农村拆迁的赔偿问题:现行法律规定与实践探讨
1. 农村拆迁现在需要按照房屋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进行赔偿,并支付土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装修费、安置费和搬迁费、困难补助费、奖励费、房屋各项家电移机补偿费以及非住宅房屋营运损失补偿费。 2.
2024-12-20 15,340
-
00:51
大拇指筋断了工伤赔偿大拇指筋断了是否有工伤赔偿,要看是否达到工伤的伤残等级。需要做伤残等级鉴定,如果鉴定达不到最低等级的,没有赔偿。如果大拇指关节僵直于功能位的,那么可以达到九级伤残。工伤九级的具体赔偿金额,还是要按具体情况来定。如果职工在工作期间由于事故导致
2,186 2022.04.17 -
00:50
新民法典2021年新规工伤赔偿新民法典2021年新规工伤赔偿如下:每个地区标准不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以职工本人工资为标准计算,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11个月工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以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标准计
6,514 2022.04.12 -
00:56
网购与实物不符法律网购与实物不符法律规定如下: 销售者应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真实信息,网购的实物与图片不符或者相差较大的话,消费者是有权要求退货的。 消费者只要保存好相关的交易凭证就可以向商家要求退货,同时退货的邮费应该由商家承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
6,02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