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任意行使劳动关系的解除权

任意行使劳动关系的解除权

2022-10-23 09:0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3回复

专业分析: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在试用期内完全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举证责任。不当限制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解除权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者享有自由择业的权力。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劳动合同的任意解除权:转正之后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的任意解除权必须提前几天
    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的任意解除权必须提前几天

    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的任意解除权必须提前30天。

    2020.06.12 225
  • 劳动关系的解除是什么意思
    劳动关系的解除是什么意思

    劳动关系的解除是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劳动关系消灭的行为。劳动关系的解除方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其他。

    2020.03.30 118
  • 劳动关系的解除是什么意思
    劳动关系的解除是什么意思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 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 。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

    2022.08.24 159
专业问答更多>>
  • 解除劳动关系的办法有哪些,解除劳动关系注意事项?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虽然法律没有明确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但为了避免劳动争议,最好采用书面通知的形式;试用期内解除合同需做好工作交接工作,避免因未交接而造成

    2021-11-18 15,340
  • 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的任意解除权须提前几天

    劳动合同的任意解除权:转正之后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2-07-23 15,340
  • 解除劳动关系和不解除劳动关系的区别?

    1、是否解除劳动关系,对工伤赔偿标准没有影响。2、工伤赔偿标准是法定的,只要是在工作期间受伤的,都按相同的标准赔偿,不论是否解除劳动关系。3、另外,在确认工伤后,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继续在原单位工作的,可

    2022-10-09 15,340
  • 劳动者行使一般解除权的意义

    劳动者行使一般解除权: 单独赋予劳动者一方履行提前30天预告通知程序即可无条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立法意义在于: 1、保障作为弱势一方的劳动者,使劳动者享有充分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现代劳动立法的理念是保护

    2022-03-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01:35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

    1,603 2022.06.15
  •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 01:17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

    合同法虽然赋予了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权利,但是如果当事人怠于行使解除权,权利当然就会据此消失。具体来说,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要根据解除合同的情形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区别。对于协议解除的情形,并不存在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说法。这主要因为,协议解除

    1,863 2022.04.17
  •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有哪些 01:22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有哪些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种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包含:因其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再经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期间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无故扣减或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1,724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