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非全日制用工协议可以签多长期限

非全日制用工协议可以签多长期限

2022-08-02 09:2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2回复

专业分析: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协议可以签多长时间,答案是无限制的。可以签也可以不签合同。离职可以随时,且公司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非全日制,每天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工资必须在15日内发放一次。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以约定用工期限,但是双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律师普法更多>>
  •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吗?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吗?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在现阶段,非全日制就业的人群主要是一些正规就业能力较差的劳动者,如下岗失业人员,因而,法律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协议形式未严格限定,可以订立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同时考虑到非全日制用工灵活就业的特点,努力创造

    2021.02.13 107
  • 非全日制用工订立口头协议可以吗
    非全日制用工订立口头协议可以吗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以口头的方式订立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但是不得约定试用期,双方也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2020.11.02 108
  • 非全日制用工协议有效吗
    非全日制用工协议有效吗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

    2020.08.02 145
专业问答更多>>
  •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长期约定吗?

    与全日制用工相比,非全日制用工具有以下特点: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或提供劳动、对于你的非全日制用工可以长期约定吗这个问题,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等,这

    2022-07-21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口头协议吗?

    1、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提出终止用工,终止用工应该通知另一方。 2、通知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通知的形式。任何一方提出终止用工都不用向对方支付经济补偿。

    2022-05-22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需签订协议吗

    2、合同形式及兼职规定 第69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2022-07-21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协议期间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劳动形式。非全日制雇佣双方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雇佣。终止雇佣,雇主不向工人支

    2021-10-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01:20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存在很大的区别: 1、工作时间不同,非全日制用工,通常以小时计薪为主,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的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可超过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用人

    24,495 2022.04.15
  • 合伙协议期限长期怎么写 01:22
    合伙协议期限长期怎么写

    合伙协议书主要是为了维护双方合作的利益,法律规定合伙协议书中一定要有合作双方的姓名,和住址,合伙办企业的宗旨,合伙办理的企业名称,以及这所企业主要是向哪一领域发展的都要写清楚,还有合伙的这个企业的主要经营地,还有双方合伙的期限是几年地等等,

    2,708 2022.04.17
  • 行政复议的期限有多长 01:17
    行政复议的期限有多长

    行政复议的期限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其次是行政机关受理复议后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 关于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我国行政复议法明文规定,公民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侵犯时,可自其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

    320 2022.12.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