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市在职教师因病死亡,和能领到多少?

市在职教师因病死亡,和能领到多少?

2022-10-21 17:1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1回复

专业分析:

丧葬费标准为600元;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根据上海沪人(1998)110号文,具体标准建议来电人咨询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负责向来电人解释。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在职员工死亡后可以领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个人账户有全部个人缴费(个人身份缴费20%中的8%)及其利息构成,退休后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死亡时尚未支付完的余额可以继承。 2、丧葬费和抚恤金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丧葬费和抚恤金的标准由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

律师普法更多>>
  • 企业在职职工因病死亡能赔偿多少
    企业在职职工因病死亡能赔偿多少

    企业在职职工因病死亡,单位应该补偿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且职工近亲属可以继承职工社会保险个人账户里的余额。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020.11.10 107
  • 教师因病死亡补偿明细
    教师因病死亡补偿明细

    教师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故后: 1、所得丧葬补助金发放标准为:死亡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倍。 2、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死亡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工资或基本退休费的40倍。依据《关于

    2020.06.23 988
  • 教师死亡后属于病故的能领多少个月工资
    教师死亡后属于病故的能领多少个月工资

    教师死亡后属于病故的可以领取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作为一次性抚恤金;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

    2022.09.30 687
专业问答更多>>
  • 在职教师因病死亡抚恤金标准是多少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

    2022-08-12 15,340
  • 一名教师退休因病死亡,抚血金和是多呢?

    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用人单位不存在侵权,无需赔偿。但从劳动保险方面,给予一定待遇。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企业职工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规定,由所在省市规定。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一般由丧葬费、抚恤金

    2022-10-20 15,340
  • 教师因病死亡有什么赔偿

    按实际情况,如果劳动者因病死亡的情形属于工伤的情形,就按工伤进行处理,其近亲属享受工伤待遇。用人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关的责任。 相关规定《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08-10 15,340
  • 在职教师死亡后抚恤金如何领取?

    死亡抚恤金是死者所在单位等,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死亡抚恤金还含有一定精神抚慰的内容。死亡抚恤金发生于死者死亡后,所以不属于遗产。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抚恤金是职工因工

    2022-08-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因病死亡单位如何补偿 01:10
    因病死亡单位如何补偿

    因病死亡单位的补偿。要获得单位的补偿,需要认定为工伤。若因病死亡构成工伤,单位应当给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如下: 1、丧葬补助金。一般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

    1,677 2022.04.17
  • 教师编制只能考户口所在地吗 00:46
    教师编制只能考户口所在地吗

    教师编制不是只能考户口所在地。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也就是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事业编考试必须在所在地考。但是个别岗位会有必须是户籍所在地的考生报

    14,849 2022.05.11
  • 因公殉职赔偿多少万 00:56
    因公殉职赔偿多少万

    因公殉职赔偿多少,法律没有统一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赔偿项目: 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1,997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