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微信辞职通知单是否有效

微信辞职通知单是否有效

2023-02-27 12:5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重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2-27回复

专业分析:

微信辞职是有效的,微信消息也属于书面形式,根据规定,电子数据也属于书面形式,所以,员工通过微信提出辞职,属于使用书面形式提出,应予认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微信辞职是有效的,微信消息也属于书面形式,根据规定,电子数据也属于书面形式,所以,员工通过微信提出辞职,属于使用书面形式提出,应予认定。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微信辞职是有效的,微信消息也属于书面形式,所以员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手机短信提出辞职,属于使用书面形式提出,应予认定。

律师普法更多>>
  • 微信辞退员工是否有效
    微信辞退员工是否有效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微信通知劳动者被辞退的,如果只是在微信通知,没有书面证明的,辞退行为是无效的。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

    2020.11.16 384
  • 辞职信是否有效期
    辞职信是否有效期

    法律没有关于辞职报告有效期的规定,如果确实提前30日提交了辞职报告,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辞职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三十天的规定的最少天数。劳动者辞职未被批准,劳动者应及时将辞职申请要回。否则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这书面辞职申请随时解

    2020.10.28 200
  • 在微信上辞职有效么
    在微信上辞职有效么

    微信辞职有效。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微信是数据电文的形式,也是书面形式的一种;并且劳动者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后辞职。

    2020.05.26 525
专业问答更多>>
  • 微信辞职是否有效

    微信辞职符合法律规定的,则有效。劳动者要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使用电子邮件、微信、手机短信方式向老板辞职的,一般认定为有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

    2022-05-24 15,340
  • 微信辞职是否有效?

    微信辞职是有效的,微信消息也属于书面形式,根据规定,电子数据也属于书面形式,所以,员工通过微信提出辞职,属于使用书面形式提出,应予认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022-06-02 15,340
  • 微信辞职是否有效呢

    微信辞职是有效的,微信消息也属于书面形式,根据规定,电子数据也属于书面形式,所以,员工通过微信提出辞职,属于使用书面形式提出,应予认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022-05-13 15,340
  • 微信辞职有效吗

    微信辞职是有效的,微信消息也属于书面形式,根据规定,电子数据也属于书面形式,所以,员工通过微信提出辞职,属于使用书面形式提出,应予认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022-06-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用微信打借条有效吗 01:12
    用微信打借条有效吗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电子数据是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微信、QQ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式,或者储存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在微信上的借条是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种类之一,但是,如果要用微信的聊天记录,来作证明

    14,743 2022.04.15
  • 辞职信格式 01:37
    辞职信格式

    辞职信申请一般包含五部分;具体为: 1、辞职信的标题,在申请书的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辞职申请书”或者“辞职信”的名称,一般辞职申请书包含具体辞职事由和文种名构成,即以“辞职申请书”为标题,标题的字体一般要加大并且加粗。 2、称呼,在标题下一行

    20,780 2022.04.17
  • 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00:56
    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告知函不具有法律效力。告知函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起到通知的作用,仅为通知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停止侵害行为等,如果不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或者停止侵害行为等侵权行为,将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因此,告知函只是起到一定的告知和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

    13,622 2023.02.18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