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内完成高额培训后员工离职,企业追偿是否有效

内完成高额培训后员工离职,企业追偿是否有效

2022-10-18 12:2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8回复

专业分析:

最普遍的介绍:培训问题特点是什么:离职举例说明应用场景:劳动合同法符合以下法定条件: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培训前签订了培训协议; 2、培训协议中,依法明确约定了服务期和违约责任。 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注【普通培训不行】。 4、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的约定,包括:劳动者在培训期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举例说明应用场景:以上情况有效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员工培训完就跳槽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用人单位为满足特殊岗位的需要而对特定劳动者进行专业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培训,是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需要的必要举措。只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就可以约定服务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律师普法更多>>
  • 企业收取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费是否合法
    企业收取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费是否合法

    根据法律规定,向员工提供职业培训,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不得向员工收取培训费用。不合法。公司必须自行承担培训费用。

    2020.12.12 336
  • 员工培训完就跳槽,需要赔偿多少培训费
    员工培训完就跳槽,需要赔偿多少培训费

    员工培训完就跳槽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2020.02.12 101
  • 企业是否可以要求员工承担培训费
    企业是否可以要求员工承担培训费

    依据用人单位向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者索赔培训费,只限于“出资培训”的范围。 对培训费赔偿问题具体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如果企业确实对职工出资培训,并能提供相应的支付凭证,才可以要求职工赔偿培训费用,这是前提条件。 2、一般而言,只有职工单方面

    2020.09.25 486
专业问答更多>>
  • 企业职工培训政策

    培训和继续教育可采取进修、短期学习、以会代训、进行学术交流或参加社会举办相关专业的培训等形式。集团公司机关、各专业子公司、各省级分公司、计划单列市分公司被聘任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脱产学习时间两年

    2022-03-16 15,340
  • 员工入职培训期间是否有工资

    新员工入职培训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发放工资的。用人单位与员工有入职培训的,可以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2-07-18 15,340
  • 员工培训完就离职,需要支付多少赔偿金

    员工培训后跳槽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资金,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计

    2021-12-29 15,340
  • 企业收取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费是否是合法的

    根据法律规定,向员工提供职业培训,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不得向员工收取培训费用。不合法。公司必须自行承担培训费用。

    2022-05-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企业辞退员工是否有补偿 01:12
    企业辞退员工是否有补偿

    企业辞退员工不一定有补偿,需要分情况来讨论。如果员工存在过错性的行为,例如出现了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行为,这时候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地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而且也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赔偿。如

    737 2022.06.22
  • 企业裁员如何赔偿员工 01:18
    企业裁员如何赔偿员工

    公司要裁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773 2022.06.22
  • 婚内财产公证离婚后是否有效 01:20
    婚内财产公证离婚后是否有效

    婚内财产公证,离婚后是有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

    1,459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