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双方当事人能否要求赔偿

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双方当事人能否要求赔偿

2022-05-06 13:5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5-06回复

专业分析:

1、如果用人单位未能与你继续履行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系出于客观情形的变更,则在双方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话,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一倍)。 2、如果不是出于客观情形变更的话,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就是违法解除,劳动者便可主张两倍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项:“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者废止。如果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发生修改或者废止,合同如果不变更,就可能出现与法律、法规不相符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导致合同因违法而无效。因此,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 (2)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用人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者生产经营项目等。在这些情况下,有些工种、产品生产岗位就可能因此而撤销,或者为其他新的工种、岗位所替代,原劳动合同就可能因签订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更。 (3)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如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所在岗位与其职业技能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提高了一定等级等,造成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如果继续履行原合同规定的义务对劳动者明显不公平。 (4)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由于不可抗力的发生,使得原来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者失去意义,或者由于物价大幅度上升等客观经济情况变化致使劳动合同的履行会花费太大代价而失去经济上的价值。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第一,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客观情况”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主要包括:企业迁移、资产转移、企业改制、部门撤并、经营方向或经营战略重大调整、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等。 第二,适用《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关键在于“客观情况的发生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如果没有达到“无法履行”的程度,则应继续履行而不能适用本条的规定。例如,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或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企业内部承包、企业分立或被兼并等情况虽然属于“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的履行发生变化。 第三,当出现“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客观情况时,用人单位并不能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而应当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双方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时,才可以依据规定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

律师普法更多>>
  • “订立合同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什么意思
    “订立合同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什么意思

    法律对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未作具体规定。一般而言,这里的“客观情况”是指履行原劳动合同所必要的客观条件,因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自然条件、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使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

    2020.03.22 199
  • 劳动合同客观情况出现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客观情况出现重大变化

    首先,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其次,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已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合同内容,比如调整工作地点、调整工作岗位等;再次,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无法就变更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应当提前30日通知解除或者支付代通金

    2020.09.17 589
  •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释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所谓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需要根据合同性质和双方合同主体以及违约的具体情况而定。那么,比如根据关于劳动法经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十六条第三项之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

    2020.01.04 191
专业问答更多>>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反客观事实签订的合同怎么办 00:59
    违反客观事实签订的合同怎么办

    违反客观事实所签订合同的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违反客观事实的合同一般表现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合同一方带有欺诈目的与对方签订的合同。此时合同对方因被欺诈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合同被欺诈方可

    1,048 2022.04.17
  • 劳动法未签订合同赔偿条例 00:51
    劳动法未签订合同赔偿条例

    未签订合同赔偿条例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要求单位和员工必须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书面劳动合同,会出现下面一系列的后果:如果是因为单位的原因不签,那么给单位一个缓冲期,一个月内单位不签的话,对

    2,259 2022.04.12
  • 劳动合同赔款依据是什么 01:08
    劳动合同赔款依据是什么

    劳动合同赔偿的依据是劳动合同的履行中存在违约的情形,主要的表现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侮辱殴打劳动者等。劳动合同赔款的依据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四十八条、第八十七和第八十八条。第四

    1,030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