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律对产假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法律对产假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2022-11-19 15:3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西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19回复

专业分析: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对于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或者生育多胞胎的,可以增加产假时间。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对年休假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对年休假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对年休假的规定如下: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 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 3、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4、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

    2022.11.07 232
  • 产假的规定产假是怎样的?
    产假的规定产假是怎样的?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0.12.04 123
  • 法律对婚前财产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对婚前财产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对婚前财产规定是婚前个人已经取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等其他合法收入;个人财产包括婚前的个人财产,还包括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2021.03.17 72
专业问答更多>>
  • 法律对婚假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北京: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拟取消晚晚婚) 上海:婚假10天(已取消晚婚假) 天津: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重庆:婚假5天+晚婚假10工作日 安徽: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福建:婚假15天

    2022-07-19 15,340
  • 法律法规对假释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81条第1款的规定,是指对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你的亲戚是符合假释条件的,但

    2022-09-16 15,340
  • 法律规定的婚假产假是怎样的?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有按国家规定享受婚假的权利。符合《民法典》规定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2022-07-05 15,340
  • 产检假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怀孕第1-6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生育指标申请、生产培训等。怀孕第六个月和第七个月,每个月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怀孕第8个月,可以享受2天假期。怀孕9个月以上,可以享受4天假期,其中2天已

    2021-11-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00:59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地邻种树,法律的规定如下:距离没有规定,但是如果确定邻居栽树行为已经给自己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不动产,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不动

    6,723 2022.04.17
  •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01:15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在我国,合同双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方式,就包括了协议解除以及法定解除两种类型。协议解除主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的方式,或者根据事先约定的条款,结束合同法律关系的行为。协议解除主要涉及的法律,就包括了我国的合同法以及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民法典

    1,089 2022.04.17
  •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01:05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刑法》关于自首的有关规定,针对犯罪分子在其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有关罪行的,属于自首行为。通常针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司法部门可以实施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对其的处罚。其中,对于犯罪较轻的行为,可以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针

    5,276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