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延期申报税款,还加收滞纳金,请问延期期限是多久

延期申报税款,还加收滞纳金,请问延期期限是多久

2021-11-15 16:3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新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1-15回复

专业分析:

在十种情况下,应增加税收滞纳金的第一种情况:滞纳金应增加。《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错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三年内追缴税款和滞纳金。二是追税应加收滞纳金。同样,根据上述规定,如有特殊情况,追缴期限可延长至五年,包括税款和滞纳金。三是偷、抗、骗税应加滞纳金。仍然遵循上述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未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四是补缴税款应加收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三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补缴和追缴税款,滞纳金期限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缴未缴或少缴税款之日起计算。第五种情况:延期准延期纳税的,应当加收滞纳金。《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纳税人需要延期纳税的,应当在纳税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延期纳税申请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从纳税期限届满之日起加收滞纳金。第六种情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虚开可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补缴税款,应加收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国税函[2004]536号)明确规定,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虚开其他可抵扣税款发票(凭证)的企业,除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外,各地税务机关要依法从严处罚。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七种情况:非居民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办理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应当加收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6号,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对于非居民企业,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办法》的规定参与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办理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办理。第八种情况:企业清算所得税逾期应加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84号)规定,企业清算时,应当以整个清算期为纳税年度,依法计算清算所得及其应纳所得税。企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清算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结清税款。企业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或者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应当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第九种情况: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未依法履行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应当加收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5号)规定,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未依法履行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追缴税款,增加滞纳金,并处以罚款。第十种情况:经信息交换,代理人认定为受益所有人的身份,应当征收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定税收协定中受益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0号)明确规定,在确定缔约对方居民的受益所有人身份时,其代理人应当向税务机关声明其不具备受益所有人身份。一旦代理人的受益所有人身份可以通过信息交换确定,税务机关可以改变之前的审批结果(即批准相关税收协定待遇),向原受益所有人征税,并按照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

法律依据:

《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滞纳金的加收,主要适用《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即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期申报预缴税款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753号)予以明确:《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但要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预缴税款之后,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税款结算的,不适用《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关于纳税人未按期缴纳税款而被加收滞纳金的规定。并且当预缴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结算退税但不向纳税人退还利息。当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结算补税时不加收滞纳金。所以,该企业补缴的15万元税款不用加收滞纳金。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而核准预缴税款退回不计退利息。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延期交税滞纳金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有。税费逾期未交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即从规定缴纳税款的次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律师普法更多>>
  • 纳税申报期限延长后进一步申请延期是否允许
    纳税申报期限延长后进一步申请延期是否允许

    纳税申报期限延长后允许进一步申请延期。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纳税缴费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第二条规定: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延长申报纳税期限。对按月申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在全国范围内将2020年2月份的

    2020.03.04 89
  • 限期缴纳罚款的延期期限是多久
    限期缴纳罚款的延期期限是多久

    违法行为人对于行政机关处以的行政罚款延期进行缴纳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一般是二年,延期处罚款的期限最长也不得超过该期限。具体的延期期限由作出批准决定的行政机关合理地确定。

    2020.07.25 334
  • 行政罚款延期缴纳期限是多久
    行政罚款延期缴纳期限是多久

    行政罚款延期缴纳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一般是二年,延期处罚款的期限最长也不得超过该期限。具体的延期期限由作出批准决定的行政机关合理地确定。

    2020.09.26 247
专业问答更多>>
  • 申请延期还款

    依据相关的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可以申请信用卡延后还款。在疫情防控期间,申请信用

    2022-09-13 15,340
  • 延期纳税最长期限

    延期缴纳税款是指您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延期纳税亦称“税负延迟缴纳”,是指允许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

    2022-05-22 15,340
  • 行政复议期限延期申请期限是多久呢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或应该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如果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已过,但没超过三个月(自知道或应该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可以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

    2022-07-02 15,340
  • 延期纳税最长期限最长期限

    延期缴纳税款是指您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延期纳税亦称“税负延迟缴纳”,是指允许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

    2022-06-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工期延误违约金上限为多久 01:09
    工期延误违约金上限为多久

    发包方、承包方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误期赔偿费,明确每日应赔额度。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误期赔偿费的最高限额为合同价款的5%。误期赔偿费应当列入竣工结算文件,可以在结算款中直接扣除。如果在工程竣工之前,合同工程内的某一个单位工程已通过了竣工验收,且

    2,290 2022.04.17
  • 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得超过 00:53
    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得超过

    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一般情况下,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

    5,828 2022.05.11
  • 居住证到期后多久还可以办理延期 00:58
    居住证到期后多久还可以办理延期

    居住证到期后的60天内,还可以办理延期手续。依据《居住证暂行条列》的规定,居住证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每年签注1次。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连续居住的,应当在居住每满1年之日前1个月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

    2,62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