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单位有权不让职工接受记者采访吗

单位有权不让职工接受记者采访吗

2022-10-30 14:2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30回复

专业分析:

是否有权,应该区分如下情况: 1、如果职工是以个人的身份,在不涉及用人单位的商业机密及其他利益的前提下接受采访的,单位是无权干涉的; 2、如果职工未经单位授权,而以用人单位的名义接受采访的,用人单位有权干涉。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有权利拒绝接受记者采访和拍摄,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其肖像。但是记者也有权利反映拒绝,并且用于新闻报道,只要所涉及到的事关公众利益。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记者采访不侵犯肖像权。因为这是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被采访人不能要求记者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律师普法更多>>
  • 记者采访侵犯肖像权么
    记者采访侵犯肖像权么

    记者用于报道新闻而录像,到最后播放的这种行为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肖像权的限制是指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虽然没有经过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了肖像权人的肖像,但依照法律的规定,不构成侵害肖像权的情形,法律上将这种使用也称

    2021.12.12 981
  • 记者采访可以侵犯肖像权吗
    记者采访可以侵犯肖像权吗

    记者采访之后用于报道新闻而录像,最后公开播放的,不属于侵犯肖像权。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2021.01.16 195
  • 法院开庭记者可以采访吗
    法院开庭记者可以采访吗

    法院审理案件,分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形式。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容许旁听,当然更不容许记者录像;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当然记者也可以旁听。但旁听人员未经容

    2020.08.22 576
专业问答更多>>
  • 反不正当竞争法接受记者专访?

    修订完善了关于仿冒、混淆行为的规定。对仿冒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企业名称、字号、商业活动的标识行为,均作了规定,对打击仿冒混淆的规定更为全面和完善。同时,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与《商标

    2022-07-28 15,340
  • 用人单位有权不让员工辞职吗

    有的员工离职,需要原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那么用人单位有为其出具离职证明的义务。但是,如果员工不辞而别,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旷工处理对于超过规定的旷工时限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对于离职员工

    2022-07-06 15,340
  • 交接完单位让职工离职合法吗

    合法,交接完单位可以让职工提前离职,只要按实际出勤日结算工资就可以法律规定是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辞职,三十天是最长期限,只要三十天内单位办理完离职就合法没劳动合同,入职一年内双倍工资补偿,超过一年视为无

    2023-02-13 15,340
  • 记者可以采访吗,为什么除法律明确禁止采访意外地方的是不是采访权

    记者可以采访除法律明确禁止采访意外地方,法律禁止的地方一般为军事或者包含重大秘密的单位,工地显然不属于,所以说采访并无过错。这是记者采访权的体现。采访权指新闻工作者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在任何公共空间搜

    2022-03-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单位让自己去办工资卡 01:08
    单位让自己去办工资卡

    单位让自己去办工资卡是合法的。工资卡和一般卡的区别: 1、一般银行卡:是针对个人用户储蓄而发放的,应由个人申请,每年应收取年费; 2、工资卡是针对单位发放职工工资及福利而发放的,一为财务划帐方便、二为减少现金流通,一般由单位申请,银行不收取

    9,677 2022.05.11
  • 员工不接受降薪怎么办 00:53
    员工不接受降薪怎么办

    员工不接受降薪的,公司有以下的两种处理方法: 1、公司只能让员工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 2、员工不接受降薪,但是公司执意辞退员工的,那么公司需要对员工做出相应的补偿。因为公司擅自降薪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在降薪前,必

    5,892 2022.04.17
  • 单位受贿罪能取保吗 01:09
    单位受贿罪能取保吗

    单位受贿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625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