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法赔偿金的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您说的劳动法工伤赔偿金有以下一些: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补偿金额只有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法的工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的依据如下:第一、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第二、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第三、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关于精神赔偿的法律依据
精神赔偿的法律依据为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021.03.25 331 -
关于劳动法辞退补偿标准的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辞退劳动者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0.11.29 115 -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2020.10.06 267
-
劳动法关于赔偿金的法律依据
关于您说的劳动法工伤赔偿金有以下一些: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补偿金额只有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法的工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
2022-08-19 15,340 -
关于劳动工伤的赔偿的法律依据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
2022-07-21 15,340 -
有关于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法律依据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就是没有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之情形,劳动者可以按第46条规定得到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有三种情况,即劳动者存在《劳动合
2022-04-21 15,340 -
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2023-08-13 15,340
-
01:15
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
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十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精神抚慰金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以及侵
5,170 2022.04.17 -
01:11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抚恤金的分配的法律依据有: 1、可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分配。 2、可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
2,296 2022.04.15 -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
要确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应当了解我国的最新司法动态。具体而言,当事人可以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也就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而在此项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中最受关注的借款利率,
2,03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