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员工离职后私自拿走个人资料,怎么办

员工离职后私自拿走个人资料,怎么办

2022-08-11 14:2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1回复

专业分析:

1、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2、养老保险是累计的可以中断缴纳 3、医疗保险中断90天后重新计算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劳动者辞职后,其个人档案是不可以拿走的,劳动者的档案应当由用人单位转送新单位,没有新单位的转送劳动部门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设区劳动保障所。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离职员工入职时的资料可以向单位人事说明拿回,但单位所持劳动合同文本通常不可拿回,其他譬如毕业证、身份证、入职体检等可以拿回。

律师普法更多>>
  • 员工离职拿走入职材料合法吗
    员工离职拿走入职材料合法吗

    我国相关法律条例中并没有关于员工离职能否带走入职材料的明确规定,所以拿走入职材料的合法性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不能一概认为这种行为合法与不合法。

    2020.12.27 157
  • 员工自动离职有工资拿吗
    员工自动离职有工资拿吗

    员工自动离职后,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工资。但是,如果劳动者自动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用人单位可以单独起诉劳动者要求该劳动者承担。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应得的工资报酬。

    2020.02.13 132
  • 员工离职后入职资料怎么处理
    员工离职后入职资料怎么处理

    员工入职时会提供身份证明、学历证明、户口本、取得的技能证书等重要信息。

    2020.12.12 748
专业问答更多>>
  • 员工离职后拿走入职材料合法吗

    我国相关法律条例中并没有关于员工离职能否带走入职材料的明确规定,所以拿走入职材料的合法性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不能一概认为这种行为合法与不合法。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2022-05-13 15,340
  • 员工离职后拿走入职材料违法吗

    我国相关法律条例中并没有关于员工离职能否带走入职材料的明确规定,所以拿走入职材料的合法性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不能一概认为这种行为合法与不合法。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2022-05-28 15,340
  • 员工离职后拿走入职材料违法吗?

    我国相关法律条例中并没有关于员工离职能否带走入职材料的明确规定,所以拿走入职材料的合法性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不能一概认为这种行为合法与不合法。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2022-05-13 15,340
  • 员工在离职时拿走员工的资料违法吗

    员工离职在性质上可以分为雇员自愿离职和非自愿离职。自愿离职包括员工辞职和退休;非自愿离职包括辞退员工和集体性裁员。在离职各种类中,退休是对符合法定退休条件的雇员的一种福利待遇,在正常环境下其数量和比例

    2022-07-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员工离职工资拖欠怎么办 01:09
    员工离职工资拖欠怎么办

    如果员工离职时,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保障自己的权益: 第一,可以到当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第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如果员工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7,977 2022.04.15
  • 公司拖欠离职人员工资怎么办 01:03
    公司拖欠离职人员工资怎么办

    公司拖欠离职人员工资,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友好协商解决;投诉举报;申请仲裁。公司拖欠离职人员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具体来说,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手段: 1、尝试和公司友好协商,要求单位依法支付工资; 2、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就拨打123

    1,157 2022.04.15
  • 离婚后把孩子私自带走怎么起诉 00:59
    离婚后把孩子私自带走怎么起诉

    离婚后对方私自带走孩子,如果对方具有孩子的抚养权,这属于对方行使抚养权的行为,当事人并不能够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剥夺对方的抚养权。但是,对方并不能够拒绝当事人探望未成年子女的合理请求,如果对方多次拒绝当事人的合理请求,当事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578 2022.04.2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