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非全日制职工视同缴费年限什么时候计算?

非全日制职工视同缴费年限什么时候计算?

2022-10-29 19:1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9回复

专业分析:

国家实行缴纳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工作年限,都可以视同缴费年限,但是必须是全民或者集体单位的固定职工,从参加工作开始计算。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视同缴费年限在退休时计算基本养老金,分为两部分: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基础养老金时,按照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计算的,计算公示如下: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1%; 二、过渡性养老金: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没有实际缴费,个人账户没有储存额,也就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了公平,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办法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

律师普法更多>>
  • 全民合同制工人有视同缴费年限吗
    全民合同制工人有视同缴费年限吗

    没有。全民合同制职工(指80年代时按计划招收的)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无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作为计算中人(199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退休金待遇的一项重要指标,必须通过对本人档案的工作年限、时间予以认定,对于不同性质的单位其视同缴费的时间

    2020.09.27 3,902
  •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年限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年限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期限,应当通过双方当事人约定而进行确定。

    2020.04.16 111
  • 自动离职算视同缴费年限么
    自动离职算视同缴费年限么

    自动离职的,仅可以从当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个人缴费之日起计算缴费年限。按照法定程序辞职的,之后有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之前在事业单位工作年限,应当计算连续工龄,并视同缴费年限,与之后参加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2020.06.22 1,029
专业问答更多>>
  • 职工医保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的职工在《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前的工作年限,可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1993年12月31日以前的连

    2022-05-29 15,340
  • 视同缴费年限计算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的职工在《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前的工作年限,可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1993年12月31日以前的连

    2021-03-19 15,340
  • 什么时候做视同缴费年限

    您需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携带原始档案等相关资料到社会保险关系所属辖区社保处审核确认。

    2022-10-24 15,340
  • 视同缴费年限怎么计算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实际上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视作已经缴费的年限。因为职工没有缴费,也就不存在计算缴费基数的问题。计算基础养老金时,按照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计算的: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

    2022-05-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01:20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存在很大的区别: 1、工作时间不同,非全日制用工,通常以小时计薪为主,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的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可超过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用人

    24,506 2022.04.15
  • 判刑后视同缴费年限还认可吗 00:55
    判刑后视同缴费年限还认可吗

    判刑后,视同缴费年限不会再被认可。被判处实刑者,其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归零处理,服刑期间不可以参加社保。刑满释放后,前后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在职人员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期间的,服刑之前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个人帐户予以保留。在服

    13,175 2022.05.11
  • 工会经费怎么计算缴纳 01:16
    工会经费怎么计算缴纳

    工会经费计算缴纳的方式如下:建立工会组织的缴费单位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的比例计提并拨缴工会经费,其中60%部分拨给所在单位工会,40%部分上缴上级主管工会;未成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工资总额的2%向上级工会拨缴

    9,296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