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工伤认定司法解释有哪些

工伤认定司法解释有哪些

2022-07-30 17:5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30回复

专业分析:

人民法院在受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后发现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在处理方式上应当区分情况分别对待。第一种情况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提起行政诉讼前已经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正在审理的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第二种情况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没有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时一并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审查。 主要考虑到,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具有认定受到伤害的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职权。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已经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作出了判断,进入到行政诉讼程序后,人民法院可以对社会保险部门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进行审查,职工或者用人单位无需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另行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效率和便民问题也是处理方式选择上的重要考量因素。《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认定程序应当尽可能简便。如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作出了判断,在行政诉讼中再要求原告或者第三人另行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中止行政诉讼,必然会因繁多的程序导致效率低下,往往耽误了受伤职工及时的治疗和康复,也导致在实践中很多劳动者因程序繁杂而放弃申请工伤认定或者匆忙和用人单位达成不平等的协议,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不利于职工权益保护。一并进行审查,有利于防止用人单位因工伤认定对己不利时,故意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借此拖延行政案件的审理,损害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同时,鉴于《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有关“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原告或者第三人在提起行政诉讼前已经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依法中止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审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受伤情况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 四、十五条之规定的,都应认定为因工受伤。

律师普法更多>>
  • 关于工伤认定的因果关系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关于工伤认定的因果关系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 (六)项“本人主要责任”、第十六条第 (二)项“醉酒或者吸毒”和第十六条第 (三)项“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

    2020.02.01 142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认定的工伤情形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认定的工伤情形有哪些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

    2020.08.24 126
  • 最高法院关于工伤认定的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关于工伤认定的司法解释

    司法鉴定,和工伤认定是两回事,工伤认定,是根据你的发生事故的情节,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认定,和你伤残没任何关系,只要是因为工作受伤,都可以认定工伤,并不一定是伤残,你的司法鉴定,只能说达到某种伤残程度,不能认定是不是工伤,因此,你的司法鉴定,不

    2020.08.28 372
专业问答更多>>
  • 关于工伤认定的司法解释分别有哪些

    人民法院在受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后发现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在处理方式上应当区分情况分别对待。第一种情况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提起行政诉讼前已经申请劳动仲裁

    2022-07-28 15,340
  • 工伤认定有关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人民法院在受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后发现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在处理方式上应当区分情况分别对待。第一种情况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提起行政诉讼前已经申请劳动仲裁

    2022-07-01 15,340
  • 工伤认定时间期限司法解释是哪些?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自发生事故30天内,用人单位向劳动局申报,用人单位30天内未申报的,伤者或家属可以在一年内申报,超过一年未申报者,劳动局不再受理。

    2022-07-26 15,340
  • 工伤认定行政司法解释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六项规定了工伤认定行政司法解释:“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属于工伤。解释对“上下班途中”作出合理性界定,充满了

    2022-06-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假冒注册商标罪司法解释有哪些 01:57
    假冒注册商标罪司法解释有哪些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

    5,519 2022.04.12
  • 员工工伤公司有哪些赔偿 01:15
    员工工伤公司有哪些赔偿

    员工工伤需要公司赔偿以下费用:第一,工伤治疗期间发生的住院伙食费用、外地就医的交通费和伙食住宿费,按照职工所在单位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百分之七十补偿。第二,工伤治疗期间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应按月及时发放,若需要护工,产生的费用也应由用

    4,288 2021.04.25
  • 寻衅滋事怎么定罪司法解释 01:01
    寻衅滋事怎么定罪司法解释

    寻衅滋事涉嫌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如下: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寻衅滋事罪一般

    1,868 2022.06.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