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用人单位发生变更或者突发法定代表人员与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发生变更或者突发法定代表人员与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2022-03-18 13:5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香港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8回复

专业分析:

二、企业发生变更处理企业与员工劳动合同的法律途径; 当企业发生变更导致企业与员工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有以下两种解决途径:一是与员工协商一致、变更原劳动合同;二是依法与员工解除原劳动合同。 第一,变更原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变更劳动合同的,应当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解除原劳动合同: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2、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时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据此,如果用人单位发生了“资产变化”及“工作地点重大变化”时,应至少提前三十天向员工发出变更劳动合同意见书,员工同意变更劳动合同的,与员工签订书面协议,员工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的,而原劳动合同又无法继续履行的,可与员工协商解除或应提前三十天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特殊群体的特别保护:法律法规针对以下的特殊群体做了特别的保护规定,一是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二是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员工;三是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通称三期)内的女职工。对以上的三类员工,企业不能依据“第二”部分的法律规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通常第一类员工亦以协商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补偿;第二第三类员工可待医疗期及“三期”过后协商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期限届满,也可依法终止劳动合同。 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法》及《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企业并应当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2、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应当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企业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企业应当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员工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员工在企业工作年限扣除整数年后满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足六个月的工作期限不予经济补偿。其中,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总额一般不超过员工十二个月的工资收入,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总额无上限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仲裁程序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法处理。不属于劳动争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纠纷解决有以下步骤: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2)调解程序。不愿双方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双方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都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作出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没有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 (4)法院审判程序。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将对方当事人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程序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处理是:属于劳动争议的,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仲裁程序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法处理。不属于劳动争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2020.01.30 81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具体处理如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诉讼或者协商解决。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的调解原则。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要求

    2022.06.17 451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职工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2020.10.09 115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合同中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情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不是与法定代表人个人发生争议,应当以用人单位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的,不影响仲裁活动进行,新的法定代表人应当继续履行前任尚未完结的责任。《劳动

    2022-03-01 15,340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劳动争议发生后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

    2022-04-24 15,340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怎样处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时,先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无法协商解决的,劳动者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

    2022-03-25 15,340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发生劳动争议可以有四种解决渠道: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任何

    2022-04-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 01:39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

    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

    25,519 2022.04.15
  •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00:59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公司辞退员工必须要具备法定的情形,经过法定的程序,否则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

    1,744 2022.04.17
  •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可以 00:48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可以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可以向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可以依次

    1,085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