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工资锐谁扣

工资锐谁扣

2022-07-21 21:1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重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1回复

专业分析: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10月1日之后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后劳动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漏税不属于犯罪。偷税是犯法,涉嫌逃税罪。漏税是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则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期限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利益时,劳动者应当先协商,协商无果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律师普法更多>>
  • 克扣员工工资向谁投诉
    克扣员工工资向谁投诉

    一般有以下几种解决途径: 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这不是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请调解。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2020.07.04 94
  • 克扣工资由谁负责克扣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克扣工资由谁负责克扣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克扣工资: 1、找用人单位; 2、找工会; 3、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无故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

    2020.06.16 190
  • 克扣工资找谁解决克扣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克扣工资找谁解决克扣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1、找用人单位的老板; 2、找工会; 3、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020.08.17 146
专业问答更多>>
  • 国企工资扣锐规则是什么,工资扣税是怎么规定的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500元是起征点,并且是扣除社会保险个人应该承担的部分、公积金个人应该缴纳的部分之后,再计算个税。 1、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2022-07-20 15,340
  • 扣工资找谁

    【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

    2022-07-16 15,340
  • 个人工资扣税谁扣

    凡支付个人应纳税所得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机关、社团组织、军队、驻华机构、个体户等单位或者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上款所说的驻华机构,不包括外国驻华使领馆和联合国及其他依法享有外交特权和

    2022-07-18 15,340
  • 工资扣税是谁的?

    扣税这一步骤在得到工资之前,就已经扣除了,得到工资后不需要继续支付税费,也不需要转账。薪资卡也是一样的,公司在转账之前就已经扣除了税费,不需要收到转账后继续给公司转账。

    2022-07-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拖欠工资扣工资怎么办 00:44
    拖欠工资扣工资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此外还可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

    514 2022.04.17
  •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 01:02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法律没有统一规定,按照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确定。急辞工不是法律上的定义,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时间内解除合同。有合法与违法之分,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

    2,556 2022.04.17
  • 请事假扣工资吗 01:00
    请事假扣工资吗

    请事假会扣工资。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的法规,并没有对事假工资作出明确的规定。只要没有逾越法律的强制性和原则性的规定,那么一般都可以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劳动者的日工资,一般可以这样计算: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

    6,89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