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扣工资标准如何扣

扣工资标准如何扣

2022-08-02 01:5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2回复

专业分析:

用人单位扣工资要依法进行,有本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具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否则,就是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谢姗珊律师

广东宏力律师事务所

请假扣工资标准为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克扣或者恶意拖欠员工的工资报酬。

律师普法更多>>
  • 工资扣税标准标准
    工资扣税标准标准

    我国工资扣税比例采用的是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新速算扣除数为0。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的税率为10%,新速算扣除数为210。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

    2020.12.07 1,809
  • 工资扣税标准
    工资扣税标准

    税前工资达到5000元,需缴税;根据2018年8月31日通过了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最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3%至45%的新税率范围保持不变。最新起征点和税率自2018年10月1日起执行。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纳税人工资薪金所得

    2021.04.27 6,082
  • 工资工资扣除标准
    工资工资扣除标准

    根据规定,工资薪金在纳税前可以扣除社保费、住房公积金及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2020.08.03 171
专业问答更多>>
  • 教师如何扣工资标准

    教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福利政策 (一)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级别工资、,事业单位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育和卫生提高10%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特教津贴)和津贴补贴(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

    2022-07-21 15,340
  • 事假扣工资标准是多少如何扣

    对于员工请事假怎么扣减工资,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约定,但它有个前提条件:不能逾越法律的强制性和原则性规定。 我国《劳动法》及法规对事假工资无具体规定,对病假工资在

    2022-05-19 15,340
  • 请假扣工资标准如何规定

    请假扣工资标准 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请假15天,出勤15天是不可能的,请假期间要扣除法定公休日,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a.制度工作时间

    2022-03-19 15,340
  • 工资扣税标准如何规定的?

    1、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

    2021-09-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 01:02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法律没有统一规定,按照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确定。急辞工不是法律上的定义,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时间内解除合同。有合法与违法之分,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

    2,530 2022.04.17
  • 工资税费怎么扣费标准 01:13
    工资税费怎么扣费标准

    工资税费的扣费标准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

    3,664 2022.05.11
  • 劳动法急辞工扣钱标准 01:06
    劳动法急辞工扣钱标准

    劳动法未规定急辞工的扣钱标准。急辞工的扣钱标准应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作出规定,劳动者未按照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标准应当按照实际损失进行确定。劳动者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在提前三十

    4,85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