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2021-11-09 17:1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1-09回复

专业分析:

劳动关系确认诉讼适用于一年的仲裁时效。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适用于仲裁前置程序。只有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当事人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确认劳动关系适用仲裁时效,仲裁时效为一年。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劳动者起诉要求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案件,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针对劳动关系的纠纷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

律师普法更多>>
  • 解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解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发生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2020.02.17 112
  • 确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确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申请超过时效期间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

    2021.03.05 282
  • 解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解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因为解除劳动关系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适用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7.02 91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确认劳动关系不适用于诉讼时效。劳动关系确认为劳动争议的,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

    2021-11-09 15,340
  • 解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

    2021-10-23 15,340
  • 劳动关系是否适用三年诉讼时效?

    劳动关系不适用三年诉讼时效,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6-26 15,340
  • 解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解除劳动关系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适用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1-11-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继承房产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02:04
    继承房产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继承房产在继承开始前属于继承人共同共有,属于物权确认纠纷,继承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遗产,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继承结束后为继承权纠纷,适用诉讼时效。 在房产分割前,房产为所有继承人共同共有,所有继承人均对该房产享有所有权,为物权确认纠纷,不受诉

    1,585 2022.04.15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00:59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不能够笼统的回答。在确定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时候,应当首先明确合同履行中各阶段请求权的性质,随后将债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作出区分,才能够清晰的明确不房屋买卖中诉讼时效的适用问题。按照通常的理解,只有债权请求权

    870 2022.04.17
  •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01:06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判断赠与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前提是要明确诉的性质。根据诉讼标的的性质和内容,诉可以分为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这三种不同的诉,分别对应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支配权和形成权。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给付之诉,不适用于确认之诉。给付之诉,是

    919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