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中对于临时工伤怎么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如不认定为工伤),还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书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在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被认定为工伤后,应拿着工伤认定书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拿到工伤认定书和伤残等级鉴定书之后,就可以到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如果所在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就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保险由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临时工必须由单位为其在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参保。 现在没有“临时工”的说法了,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30日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从第2个月开始,须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工伤保险由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临时工必须由单位为其在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参保。现在没有临时工的说法了,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30日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从第2个月开始,须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
在我国临时工的工伤保险
临时工工伤保险办理流程: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表,填写表内各栏加盖公章;提供本单位有效工商营业执照;将本单位参保人员按各栏要求填写准确;根据单位填报,由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产生单位编号、个人编号、应收应付帐。
2020.02.27 167 -
我国对于临时工工伤保险怎么办理
工伤保险由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临时工必须由单位为其在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参保。 现在没有临时工的说法了,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30日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从第2个月开始,须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2020.06.13 129 -
《工伤保险条例》关于认定工伤时效的规定是如何的?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之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0.08.05 386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临时工工伤认定程序怎么走,厂属于工伤保险条例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如不
2022-03-31 15,340 -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关于临时工工伤认定的规定有哪些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2022-02-17 15,340 -
《工伤保险条例》关于临时工的工伤认定怎么规定?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2022-02-20 15,340 -
在我国的工伤保险法规定中临时工工伤认定程序怎么走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2022-05-10 15,340
-
01:17
在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是怎样的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有以下四点: 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
21,874 2022.06.30 -
00:56
临时工工伤怎么处理临时工工伤处理流程,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把临时工送往医疗机构治疗; 2、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资料,向工伤保险
2,778 2022.05.11 -
01:10
工伤死亡怎么认定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工伤死亡的认定标准为: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为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2、某人因为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导致死亡的结果。 3、发生工伤事故或者在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也认定为
8,69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