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用期内不缴纳社保怎么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试用期如果约定了缴纳社保,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的,需要赔偿员工双倍工资,员工可以去劳动仲裁部门进行投诉。 根据《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同样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享受包括社会保险权在内的所有劳动权利,不能因为劳动者的试用期身份而加以限制或与其他劳动者区别对待。 此外,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不管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私下约定免缴社会保险,还是用人单位以商业保险取代社会保险,都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试用期单位应缴纳社会保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用人单位补缴。 二、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进行投诉,由劳动监察的人员跟公司进行协商,试用期给职工缴纳社保。一般60天内会出结果。 三、劳动监察协商无果后,到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申请劳动仲裁和诉讼。要求单位试用期给缴纳社保或者把试用期的社保给补缴。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直接去法院诉讼。
公司试用期不交社保职工可先与公司协商缴纳,也有权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申请劳动仲裁。一般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公司需与员工平等协商,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不能无故延长。
-
在试用期内公司可以不缴纳社保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期间包含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因此,用人单位应当为处于试用期的员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2020.02.22 218 -
试用期内可以不给缴纳社保吗
用人单位必须给试用期员工上社保。根据相关规定,只要员工在劳动合同成立期间,企业就要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试用期限被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所以应当缴纳社会保险。一般来说,企业在员工入职即日起三十日之内应该为员工缴纳企业社保。
2020.02.03 182 -
在试用期内公司不缴社保怎么办?
如果大家在工作中遇到试用期公司不为自己交社保且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情况,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1、与企业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单位为自己不交社保,如果单位依旧不缴纳,那么职工有权主动解除劳动合同。 2、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劳动监管大队会
2020.05.05 180
-
在试用期不缴纳社保怎么办
1、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给缴纳社保,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按本人受到的实际损失来赔偿;并且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由社保经办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并对其加收滞纳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022-06-13 15,340 -
试用期公司不给缴纳社保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如果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即侵害了劳动者的利益。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劳动者是可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2023-01-18 15,340 -
在试用期内不缴纳社保能要求补偿吗
1、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给缴纳社保,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按本人受到的实际损失来赔偿;并且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由社保经办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并对其加收滞纳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022-11-19 15,340 -
试用期内需要缴纳社保吗试用期内需要缴纳社保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
2022-02-03 15,340
-
00:58
试用期不交社保怎么赔偿试用期不交社保的赔偿如下: 1、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用人单位补缴; 2、协商不成的可以携带好劳动合同以及在用人单位上班的相关证据,前往当地劳动局向劳动监察进行投诉,由劳动监察的人员跟公司进行协商,要求给员工补缴社保;
6,105 2023.04.20 -
01:04
试用期三个月不缴纳社保合法吗试用期三个月不缴纳社保不合法。只要在劳动合同成立期间,就要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限被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所以应当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
6,660 2022.05.11 -
01:31
公司缴纳的社保怎么使用公司缴纳的社保的使用,如社保里的生育保险使用如下: 1、女职员怀孕、流产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之前,需要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携带好生育险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的生育保险窗口进行申报; 2、工作人员在受理且核准之后,
8,5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