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与同工同酬的规定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与单位确认的是人事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所以在编人员的待遇不是按照《劳动法》调节的。而是依据《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条例》,其入职条件、学历、经历与合同制人员不一致,而且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称工资。而职称工资是评聘结合的,所以工资组成不一样,因此同工缺乏依据。 2.《劳动法》里的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制人员的同工同酬,合同制人员与劳务派遣人员的同工同酬,合同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与单位确认的是雇佣关系而不是人事关系,其待遇依据《劳动法》,其待遇在录用方式、劳动报酬来源、适用法律上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不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劳动者是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如果用人单位存在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
事业单位编外同工同酬是指,被派遣到事业单位的劳动者,虽然不享有事业单位编制,但是可以获得与从事同种工作的有编制的劳动者同样的工资报酬。
-
年事业单位在编职工辞职规定是什么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辞职的规定是要在编职工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辞职书面申请,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收到辞职书面申请后,一般应在三个月内,给予书面批复,对批复同意的发给辞职者本人辞职证明书。 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辞职是要按
2022.08.25 1,006 -
事业单位在编职工辞职规定都有哪些
事业单位在编职工辞职的规定如下: 1、在编职工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辞职书面申请; 2、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收到辞职书面申请后,一般应在三个月内,给予书面批复,对批复同意的发给辞职者本人辞职证明书; 3、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
2022.07.15 5,740 -
用人单位同工同酬的规定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
2020.01.26 154
-
在事业单位里上班,同工同酬和编制一样吗
一,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与单位确认的是人事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所以在编人员的待遇不是按照《劳动法》调节的。而是依据《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条例》,其入职条件、学历、经历与合同制人员不一致,而且事业单位在
2022-08-12 15,340 -
事业单位同工同酬是哪些
绩效工资一般占正式人员工资的1/2-1/3。公积金占总工资的30%。 这么说吧。比如你去了,一个月2000。而正式人员的总工资是4000-6000,公积金1200.也就是正式人员是5200-7200,
2022-08-05 15,340 -
领事业单位的同工同酬是什么?
以下是对于事业单位同工同酬的解释,希望帮到你。绩效工资一般占正式人员工资的1/2-1/3。公积金占总工资的30%。 这么说吧。比如你去了,一个月2000。而正式人员的总工资是4000-6000,公积金
2022-07-07 15,340 -
事业单位有同工同酬吗
对于事业单位同工同酬吗的回答是这样的:同工同酬,是劳动法规定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规定。只要工作的岗位、职级、内容相同,应做到“同工同酬”——不仅工资待遇相同,社保、福
2022-08-28 15,340
-
01:13
合同工和事业编的区别合同工和事业编的区别如下: 1、招聘方式不同:事业编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
7,675 2022.04.17 -
00:57
个体户怎么填写工作单位和职业对于个体经营户,遇到表格里要填职务,一般可填个体业主。个体工商户的属于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凡是没有工作单位的人,有些表格要填写工作单位,一般可以填写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名称,如果不在户口所在地居住,在其他地方居住,办理了居住证的,可以填写居住
27,024 2022.04.12 -
01:39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
25,57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