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2019年新劳动法产假调整吗

2019年新劳动法产假调整吗

2022-08-06 07:3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海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6回复

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 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计划生育条例》,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女职工,普遍给予了延长一定产假期限的奖励。例如《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最新规定: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也就是说山东女职工产假158天,丈夫护理假7天,均按正常出勤发放生育津贴或者工资及福利待遇。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新规定: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其夜班劳动。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的产前检查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法底薪调整
    劳动法底薪调整

    上海最低工资标准: 1、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820元调整为2020元; 2、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7元调整为18元; 3、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2020.08.13 181
  • 劳动法调整对象
    劳动法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但并非所有社会劳动关系均由劳动法调整,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狭义的,一般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2020.11.15 304
  • 2019年四川养老金怎么调整
    2019年四川养老金怎么调整

    根据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近日下发的有关通知,对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先增加85元,再按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3元。在执行普遍调整的基础上,还对7类特殊情形人员予

    2020.01.08 137
专业问答更多>>
  • 2018年产假最新规定及调整

    2018产假政策最新规定: 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下称规定),国家法定的产假天数为98天,“全面二孩”政策落地至今,全国有25省份陆续将产假延长至128天至158天,广东、甘肃、黑龙江、海南

    2022-04-01 15,340
  • 2019年劳动法产假规定

    劳动法对于产假的规定有: 1、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3、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2021-07-17 15,340
  • 产假期间岗位被调整,劳动法产假岗位调整是否有效

    首先,岗位调动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 其次,产假期间调整工作岗位应当经职工同意,且有医疗机构证明女职工在孕期

    2022-07-25 15,340
  • 2019年最新劳动法

    2019年最新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促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五章工资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人特殊保护第八章职业培训第九章社会保

    2021-12-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2021年公积金基数调整 01:00
    2021年公积金基数调整

    2021年公积金基数调整如下:2021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为本市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26502.75元。单位和职工各自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应低于5%,最高不得超过12%。自由职业者缴存比例不得低于1

    2,802 2022.04.12
  • 民法调整是的财产和人身关系 01:01
    民法调整是的财产和人身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如果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受到侵犯的,其可以通过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起诉需要向法院提

    3,100 2022.04.17
  • 住房公积金每年怎么调整 01:06
    住房公积金每年怎么调整

    住房公积金每年的调整方式如下:单位和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各5%至7%。单位可以在各5%至7%的范围内,自主确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和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应当一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

    5,29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