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见习期内可以随时辞职吗

见习期内可以随时辞职吗

2022-04-22 09:5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4-22回复

一、关于试用期辞职。按照劳动法,您在试用期内可随时辞职并且即时生效,无需等待30天也不必取得单位同意。 二、关于见习期法律依据。主要是指我国原来人事制度下的散见于劳动、人事部门的一些文件规定,例如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5号)第四条:“关于见习期与试用期。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一年的见习期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实习期不能随时辞职。劳动者想要辞职的,如果是处于试用期的员工,则提前3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如果是正式员工的,则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但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律师普法更多>>
  • 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辞职吗?
    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辞职吗?

    试用期期间不可以随时辞职。不管是否是在试用期,一旦职员已经被用人单位录用,那么即使发现自己并不适应该岗位,想要在试用期内就离职的,那么需要提前告知单位自己有离职的想法,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意愿随时离职,对于那些随时离职的职员,有可能并不能得到薪

    2022.06.17 2,319
  • 签了实习期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签了实习期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签了实习合同后不可以随时离职,原则上需要提前3天通知公司。

    2020.08.02 1,280
  • 见习期能辞职吗?
    见习期能辞职吗?

    可以辞职。劳动者辞职是自己的权利,如果劳动者认为在该公司上班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不是很好的,劳动者是可以随时辞职的,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劳动者辞职只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2020.03.17 524
专业问答更多>>
  • 见习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关于试用期辞职。按照劳动法,您在试用期内可随时辞职并且即时生效,无需等待30天也不必取得单位同意。 二、关于见习期法律依据。主要是指我国原来人事制度下的散见于劳动、人事部门的一些文件规定,例如劳动

    2022-04-18 15,340
  • 见习期可以随时离职吗

    一、关于试用期辞职。按照劳动法,您在试用期内可随时辞职并且即时生效,无需等待30天也不必取得单位同意。 二、关于见习期法律依据。主要是指我国原来人事制度下的散见于劳动、人事部门的一些文件规定,例如劳动

    2022-04-11 15,340
  • 见习期可以随时离职吗?

    一、关于试用期辞职。按照劳动法,您在试用期内可随时辞职并且即时生效,无需等待30天也不必取得单位同意。 二、关于见习期法律依据。主要是指我国原来人事制度下的散见于劳动、人事部门的一些文件规定,例如劳动

    2022-04-17 15,340
  • 见习期可以立即离职吗,见习期可以随

    一、关于试用期辞职。按照劳动法,您在试用期内可随时辞职并且即时生效,无需等待30天也不必取得单位同意。 二、关于见习期法律依据。主要是指我国原来人事制度下的散见于劳动、人事部门的一些文件规定,例如劳动

    2022-04-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限期合同可以辞职吗 00:57
    无限期合同可以辞职吗

    无限期劳动合同,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种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对以协商、长期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等事项签订不固定期限劳动关系的特殊保护方式。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采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预告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

    1,051 2022.04.17
  • 合同没到期可以辞职吗 01:19
    合同没到期可以辞职吗

    员工在劳动合同没到期时,也是可以办理辞职的,原则上来说,员工是否要辞职与劳动合同是否到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辞职,应该提前30天通过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关系。如果员工还在试用期内的话,则

    8,055 2022.04.17
  • 合同期内辞职算违约吗 01:29
    合同期内辞职算违约吗

    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内,劳动者也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必须提前30日提出;如果是试用期内的,就需要只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上述的情况,针对的是一般的劳动合同解除,劳动者并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对于那些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之间约定

    3,837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