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什么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什么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什么

2022-04-16 5,198
普法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指的是在实际劳动中,按照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享有一定权利并且承担一定义务的人,主要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面主体组成。用人单位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机关团体,还可以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个体经营组织;劳动者就必须是自然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劳动者指的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关系有什么法律,法律关系是什么样的?
    劳动关系有什么法律,法律关系是什么样的?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规所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劳动法律关系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就是劳动关系为社会主义劳动法规调整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构成劳动法律关

    2022-09-29 138
  •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哪些?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哪些?

    劳动法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雇主。根据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因此,劳动法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2020-07-27 141
  • 《劳动法》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劳动法》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规所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劳动法律关系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就是劳动关系为社会主义劳动法规调整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构成劳动法律关

    2020-11-17 255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劳动法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雇主。根据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因此,劳动法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2021-11-03 15,340
  • 在我国到底什么是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具体说来就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与其他合同相比较,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 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具备法律

    2023-02-15 15,340
  • 关于劳动关系主体资格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

    2023-11-09 15,340
  • 动物是不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我国民法中动物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公民和法人等。实践中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组织体或非法人组织被视为民事主体

    2022-10-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 01:07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

    我国劳动法并没有严格规定,劳动关系以及劳务关系的性质。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较大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律制度的周全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就要受到一般民事合同法

    5,695 15,340
  •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01:33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有以下五种: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

    245 15,340
  •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01:35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

    1,591 15,340
谢姗珊律师 谢姗珊律师

广东宏力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劳动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47-3933-725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