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是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是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是

2020-07-17 62
普法内容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 1、法定时效无期限。 2、自愿放弃权利可再主张。 3、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4、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5、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6、对劳动报酬约定笼统。 7、人原因离职能讨补偿金。 8、拥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权。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 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法律误区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法律误区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的法律误区: 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误区二:法定时效无期限。 误区三:自愿放弃权利可再主张。 误区四: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误区五:诉讼中己方不用举证。 误区六: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误区七:对劳动报酬约定笼

    2020-06-09 67
  • 起诉离婚的常见误区是什么
    起诉离婚的常见误区是什么

    离婚诉讼中的常见误区: (1)分居满两年即可自动离婚; (2)一方出轨的,应当判决其净身出户; (3)先提出离婚的,判决会因此对其不利; (4)判决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与子女断绝关系。

    2021-02-10 74
  • 酒驾最常见的几个误区
    酒驾最常见的几个误区

    对于酒驾很多人都存在如下误区: 1、酒后驾车但不达到醉驾的,不应认定犯罪; 2、酒驾是指交警查获时,驾驶人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超标。但酒精含量超标不一定是喝酒引起的; 3、只有机动车才存在酒驾处罚。

    2020-02-05 119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合同纠纷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第一,试用期内,企业可以随时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是试用员工的期限。企业只要不满意,就可以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这是目前很多企业的想法,但可能会导致企业非法解除劳动合同。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

    2021-11-11 15,340
  • 酒驾的常见误区?

    许多人对酒后驾车有这些误解: 一、酒量大,只要不醉就好; 二、电动汽车.助力车是非机动车酒后驾驶非机动车交警管不着的; 三、酒后虽然开车,但只是有一些移动就迅速停车,不应认定犯罪。

    2021-11-04 15,340
  • 消费者维权有哪些常见途径?

    一、向网站投诉。 各个大型购物网站有自己的客户服务部门,处理各种交易纠纷。消费者可向网站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照片、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记录,进行投诉或举报。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个大型购物网站还将向公安

    2022-04-26 15,340
  • 消费者维权常见的方式有哪些

    当消费者权益遭受到侵害时,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以下五种途径解决纠纷: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

    2022-04-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01:03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 1、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是需要注意,认定此种行为构成侵权,需要满足该行为容易

    1,563 15,340
  •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区别 01:41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区别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区别有: 1、两者概念不同。表见代理指的是,虽然行为人在事实上没有代理权,但是相对人有理由认为其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进行法律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而无权代理指的是行为人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

    4,332 15,340
  • 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01:01
    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有两点,分别为法律依据以及法律性质这两方面。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劳动合同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劳

    7,341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