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同工同酬和编制一样吗
同工同酬和编制一样吗

同工同酬和编制一样吗

2020-10-29 706
普法内容
同工同酬和编制不一样。 1、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与单位确认的是人事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所以在编人员的待遇不是按照劳动法调节的。而是依据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条例,其入职条件、学历、经历与合同制人员不一致,而且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称工资。而职称工资是评聘结合的,所以工资组成不一样,因此同工缺乏依据。 2、劳动法里的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制人员的同工同酬,合同制人员与劳务派遣人员的同工同酬,合同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与单位确认的是雇佣关系而不是人事关系。其待遇依据劳动法,其待遇在录用方式、劳动报酬来源、适用法律上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事业编和编制一样吗?
    事业编和编制一样吗?

    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实行聘用制管理是实行聘用制,参照事业单位管理,有编制。 1、“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实行聘用制管理”意思就是考入以后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实行聘用制。 2、以前象这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铁饭碗无异。近年来事业单位开始推

    2020-01-08 814
  • 事业编和聘用人员能实现同工同酬吗?
    事业编和聘用人员能实现同工同酬吗?

    事业编不能实现同工同酬。 “新劳动法”指的是《劳动合同法》,该法确实规定了“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也就是说相同的岗位、相同的工作应当实行相同的工资。但是,无论是”新的《劳动合同法》还是“旧”《劳动法》,其适用范围都是

    2020-07-17 494
  • 同工同酬与编制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同工同酬与编制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同工同酬与编制的区别主要有: 1、编制属于人事关系,同工同酬属于劳动关系; 2、编制是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调整的,同工同酬是《劳动合同法》调整的; 3、编制的工资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同工同酬由工作量决定。

    2020-05-25 406
专业问答更多>>
  • 并入编制和编制的同工同酬一样吗

    同工同酬不同于编制。1、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事业单位确认的是人事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因此在职人员的待遇不按劳动法调整。但根据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管理条例,其入职条件、学历、经历与合同制人员不一致,事业单位

    2022-01-05 15,340
  • 编制与同工同酬的区别

    1、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与单位确认的是人事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所以在编人员的待遇不是按照《》调节的。而是依据《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条例》,其入职条件、学历、经历与合同制人员不一致,而且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2022-08-31 15,340
  • 按照新的同一工种不同编制报酬是否一样

    并不一样,公务员以及事业编制不属于劳动法范畴。

    2022-10-27 15,340
  • 劳动法的编制和同工同酬什么区别

    同工同酬与编制的主要区别是: 一、编制属于人事关系,同工同酬属于劳动关系; 2、编制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调整,同工同酬由《劳动合同法》调整; 3、工资由多种因素决定,同工同酬由工作量决定。

    2021-11-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工和事业编的区别 01:13
    合同工和事业编的区别

    合同工和事业编的区别如下: 1、招聘方式不同:事业编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

    6,142 15,340
  • 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一样吗 00:59
    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一样吗

    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是不一样的。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广义上的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本文仅从狭义上区分劳动合同与聘用合同,我认为劳动合同与聘用合同至少存在如下区别。《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事业单

    3,253 15,340
  • 抵押权纠纷和抵押合同纠纷一样吗 01:35
    抵押权纠纷和抵押合同纠纷一样吗

    要看借款合同的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通常情况下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0年。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还款,诉讼时效则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计算三年。借款合同上写明还款时间的,则从到期之日起算三年。借款合同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

    998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