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商场打工,不想干了,工资不要想直接走可以吗

商场打工,不想干了,工资不要想直接走可以吗

2023-06-01 20:3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四川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01回复

专业分析:

这种情况需要跟单位协商,一般劳动者要提前三十天书面提出离职申请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如果有劳动合同,在合同期间之内是不允许随便辞职的;如果没有劳动合约,可以直接走。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不辞职直接走人属于离职手续中的自动离职,劳动者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这种行为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者是普通员工且处于试用期内自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普法更多>>
  • 签了合同不想干了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合同不想干了可以直接走吗

    在签了合同之后,一般是不可以直接走人的。 如果直接走人的话,公司是可以按照合同中的规定进行处理的,有可能会要求你支付违约金,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接下来的新工作。

    2021.01.09 2,285
  • 暑假工不想做了可以直接走吗
    暑假工不想做了可以直接走吗

    当然可以,这本来就是兼职的一个特点。员工辞职只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即可,不论公司是否同意。实际上班的工资公司应该正常结算,不得克扣。如果发生纠纷,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2020.07.20 862
  • 保安不想干能直接走吗
    保安不想干能直接走吗

    不可以提出辞职后立即走人。劳动者提出辞职要符合法定程序,用人单位不批准的情况下,在试用期内的,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超过试用期的,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方能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2020.10.09 733
专业问答更多>>
  • 工伤后不想干了, 可以直接走吗

    可以的,只要解除劳动合同就可以,没有时间限制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

    2022-03-04 15,340
  • 试用期不想干了可以直接走吗

    法律规定,试用期员工需要提前3天和用人单位提出离职申请,你们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违反法律规定无效。你可以banlhao交接手续直接走人。建议协商,协商不成可法律维权。 你只要按照法律上的规定提前3天和用

    2022-01-29 15,340
  • 不干直接走人可以要工资吗

    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用人单位按时支付劳动报酬,但是还是要按照正常离职手续办理手续。 如果不给发工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

    2022-06-03 15,340
  • 保安不想干了能直接走吗

    不可以提出辞职后立即走人。劳动者提出辞职要符合法定程序,用人单位不批准的情况下,在试用期内的,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超过试用期的,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方能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

    2022-03-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1,218 2022.04.17
  • 买的房子不想要了可以退吗 01:02
    买的房子不想要了可以退吗

    买的房子不想要了可以退。若是开发商自己的责任,所导致的退房,那就会是开发商自己承担退房造成的损失,包括购房的税费、房屋贷款的利息费、首付存款的利息费等。如购房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退房的相关赔偿标准,则按合同标准来处理。如果是购买者自己的原因要

    802 2022.05.13
  • 拖欠工资可以直接起诉吗 00:52
    拖欠工资可以直接起诉吗

    拖欠工资可以直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我国法律对于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多久才能起诉,并没有明确规定。换句话说,只要公司没有在约定时间内支付劳动报酬,员工便可以起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

    4,895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