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劳动法规定自然人能不能承包工程

劳动法规定自然人能不能承包工程

2022-10-08 08:2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8回复

专业分析:

承包工程不属于劳动法调节的范围,因此劳动法没有这种规定。但是,自然人可以根据《合同法》承包工程,而且要按照《劳动合同法》招工用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自然人不能承包建筑工程。自然人没有资格成为承包方,工程合同的承包人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同时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自然人可以承包劳务。劳务承包,是指由承包人来完成对外承包项目的劳务经济活动。在劳务承包中,承包企业从发包方获得项目及承包费用,赚取利润并为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与发包方没有关系。

律师普法更多>>
  • 自然人能进行劳务承包吗
    自然人能进行劳务承包吗

    自然人可以进行劳务承包。劳务承包是指企业由自己的员工来完成对外承包项目的一种劳务经济活动。如果个体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

    2021.04.07 134
  • 承包工程到底能不能分包给自己
    承包工程到底能不能分包给自己

    个人是不能承揽建筑工程施工分包工程业务的。我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

    2020.08.23 78
  • 自然人可以承包建设工程吗
    自然人可以承包建设工程吗

    建筑工程不可以自然人个人承包,承包人从事建筑工程必须具有主体资格,即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以及具有从事建筑行业的资质方可作为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承包方当事人,个人明显不得成为承包方。我国法律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

    2020.06.05 159
专业问答更多>>
  • 承包方能否将劳务分包给自然人?

    由于劳务分包方无资质导致该劳务分包行为违法,行政机关可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建筑业企业资质管

    2022-08-17 15,340
  • 自然人之间能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对于自然人可否使用其劳务对企业出资,很多人存在疑惑,今天我们将进行劳务出资问题的探讨。 首先,根据我国《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

    2022-07-09 15,340
  • 民法典中自然人可否承包建筑工程的规定

    自然人不能承包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将建筑工程发包给自然人的属于违法发包。 根据法律规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违法发包: (一)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个人的; (二)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

    2022-05-13 15,340
  • 个人承包工程能不能交税?

    建筑行业,涉及的税金有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一)营业税税率:按工程收入的3%计算。 (二)城建税税率:按营业税计算。 1、在市区的,税率

    2022-05-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法规定哪些员工不能辞退 01:14
    劳动法规定哪些员工不能辞退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

    2,194 2022.04.17
  •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 01:04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

    没有自动离职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辞职的劳动者,如果是正式同员工的话,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话,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协

    3,310 2022.05.11
  •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9,529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