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拒收现金咋投诉?

拒收现金咋投诉?

2022-11-07 22:1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7回复

专业分析:

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律师普法更多>>
  • 怎么投诉他人拒收现金
    怎么投诉他人拒收现金

    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2020.12.05 153
  • 拒收现金向哪个部门投诉
    拒收现金向哪个部门投诉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020.12.29 686
  • 拒收现金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拒收现金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2020.10.15 563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投诉拒收现金

    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

    2022-11-07 15,340
  • 拒收现金行为如何投诉

    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

    2022-10-12 15,340
  • 遇到拒收现金怎么投诉

    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

    2022-10-12 15,340
  • 拒收现金违法吗?

    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消费者发现商家有拒收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渠道进行投诉、举报,由行政机关部门

    2022-06-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法催收怎么投诉 00:47
    违法催收怎么投诉

    违法催收,可以银监会或者催收方官网投诉。如果涉及严重的暴力催收情况,比如殴打、拘禁、打砸、侮辱伤害等行为,可以直接报警,建议保留相关的证据,有条件的可以提供录音录像,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验伤。还可以通过聚投诉平台进行投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报

    6,552 2022.05.11
  • 诚意金不退怎么投诉 01:18
    诚意金不退怎么投诉

    遇到诚意金不退的情况时,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诚意金可不可以退还,就要看约定的诚意金是属于宝盖头的定金还是言字旁的订金: 1、若是宝盖头的定金,在开发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前提下,按照规定:出卖人采用认购等方式,向

    2,358 2022.04.15
  • 法院传票可以拒收吗? 00:52
    法院传票可以拒收吗?

    法院传票可以拒收。法律规定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因受送达

    5,997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