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赠与的房产过户有以下流程:
1、签约;
2、办理公证;
3、申请登记;
4、提供证件;
5、填写《房地产赠与申请审批表》;
6、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产权及房屋状况的实际调查;
7、房地产管理部门在认真审核确认无误后,应及时批准赠与房地产的过户,向受赠人核发新的房地产权属证件。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无亲属关系的无偿赠与房产过户流程
1、房屋赠与人与受赠签订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
2、房屋赠与的双方当事人凭房屋所有权证、赠与合同等材料,按规定缴纳有关税费。
3、办理公证。
4、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房屋赠与当事人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转移过户登记,并提交下列材料:
(1)过户申请书
(2)身份证件
(3)房地产权证
(4)赠与书及公证书
(5)有关税费的收据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条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
赠与房产过户流程,赠与房产如何过户
387人看过
-
赠与房产如何过户 赠与房产过户流程有哪些
333人看过
-
关于赠与房产的过户规定
430人看过
-
房产证赠与过户要进行什么样的流程
237人看过
-
房产赠与过户程序是怎样的,房子赠与过户注意什么?
387人看过
-
赠与房产过户费用是多少,房产赠与的过户程序有哪些
406人看过
房产过户是指房屋所有权的转移,通常需要办理过户手续,即买卖双方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 过户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书、双方身份证、购房合同等,经过审核后办理过户手续,并领取新的房产证。... 更多>
-
房产赠与如何过户?流程如何?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8房地产赠与是指当事人一方将自己拥有的房地产无偿地转让给他人的法律行为。按《公证条例》规定,赠与应在不动产所在地公证处办理赠与合同公证,并提交经公证的亲属关系证明书、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书、身份证明及原产权证书办理过户手续。境外当事人提交的证明材料按规定需经司法部认可的律师认证或XX(领使馆)公证。
-
赠与房产过户流程速速速度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2☆房产赠与的流程 房产赠与是指房屋所有人将房屋所有权无偿赠给他人的行为。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房屋赠与当事人须提交房屋所有权证、赠与合同等书面证件,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正式的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后,房产赠与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来说,办理房屋赠与手续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房屋赠与人与受赠人订立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根据规定,房屋赠与一定要采用书面形式。 (二)房屋赠与的双方当事
-
房产赠与应该怎么办理过户流程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4(一)赠与人与受赠人订立关于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二)房产赠与过户受赠人凭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根据《契税暂行条例》规定交纳契税,契税是房屋现值价格百分之三,领取契证。(三)房产赠与过户赠与人将房屋交付受赠人。这里的“交付”要以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为准。即赠与人和受赠人应在赠与房屋交付之日起三个月内持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和契证及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到房屋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
-
房产赠与过户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5-01-07一、亲属间房产过户流程: 亲属间房产过户可以通过继承方式或遗嘱继承方式变更房屋权属。根据《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不征契税。当然,这种方式最便宜,但最不容易得到保障。 如果办理赠予,需要提供户口本、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等证明材料。先到公证处办理赠予公证手续,持赠予公证书就可以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赠予的费用包括:3%的契税、
-
2022年赠与房屋过户流程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1赠与房屋过户流程如下: 1、签署接受赠与确认书; 2、对赠与房产进行评估; 3、办理赠与房产公证; 4、缴纳税费; 5、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