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农村违法建筑,是指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农用地或者农村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擅自动工兴建的各种建筑物。对农村违法的建筑按以下方式处理:首先,当事人在无土地规划、准建手续的情况下,在农村土地上建造房屋,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也即国土资源局,可以实施行政处罚。从《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得知,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实施以下行政处罚:
1、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2、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3、可并处罚款。其次,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实施的行政处罚。依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邻居私自圈地,违建,物业不管,怎么办
近年来,新闻经常爆料业主违法占用公共区域或者自己加盖违建房,但这种情况下,物业公司负有管理责任,但大多的时候,物业公司只能劝说,并无强制力,管理多了吧,还会导致该业主因不满物业多管闲事,而不交物业费,所以物业公司在处理此类事情时,往往会睁只眼闭只眼。遇到这种情况,业主可以通过向行政执法投诉,最好在违建房没有盖起来之前就找行政执法,如果一旦业主把违建房盖起来了,要求拆除的程序就比较麻烦,就会导致行政执法不愿意作为。
-
农村房屋违建问题如何解决?
273人看过
-
解决违建问题的法律途径
198人看过
-
解决农村邻里违章建筑问题需要找哪个部门?
210人看过
-
解决农村违章建筑问题:主体拆除
321人看过
-
罚款是否是解决违建房问题的可行方法?
347人看过
-
解决农村违章建筑问题有哪些对策
178人看过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
物业违建问题的处理方法和解决途径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26根据我国《民法典(草案)》第七十六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绿地、道路以及物业管理用房,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市政建设的除外。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51条的规定,业主、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业区域内的道路、场地,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因维修物业或者公共利益,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同意。条例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禁止损坏或者擅自占用、改建物业共
-
农村建房子土地纠纷问题的解决方案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0关于农村建房子土地纠纷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一、和解。即你们自行协商解决。你们是民事纠纷的主体,你们对争议的事项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能。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概由你们自行决定。二、调解。你们可以委托村委会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在你们之间沟通信息,摆事实明道理,促成你们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三、仲裁。所谓仲裁是指在
-
解决农村征地补偿问题的方法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19如何处理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对于农村公民来说,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权是一项法定的财产性民事权利。如果对这项民事权利的侵害,侵害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此外,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土地征用补偿费用也是依法行使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权的具体体现,本身是一种民事行为。 因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村民)与集体经济组织(或村、组)之间因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所引发的争议应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符合民
-
大连建筑违法问题如何解决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07要明确拆除违法建筑是否需要补偿,需要先了解违章建筑的定义。目前,对于违章建筑,我国尚无统一的法律法规意见。通常情况下,违章建筑是指未取得拟建工程规划许可证,在规划区以外建设,违反《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 当然,拆除违章建筑通常不会给予补偿,而且严格来说,还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但是,关键问题是,许多地方以“违建”的
-
离婚问题的法律解决方法及建议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22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 1. 当事人自愿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起,解除夫妻关系。 2. 当事人申请离婚登记时,应当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供下列证件和证明: (1) 双方户口证明 (2) 双方居民身份证 (3) 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 (4) 结婚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