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有效六年试用期多长时间
合同有效六年试用期多长时间

合同有效六年试用期多长时间

2020-05-17 276
普法内容
六年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多久是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约定决定的,但是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根据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六年的合同的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而且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至于具体多久试用期,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试用期合同,有时一年的,多长时间
    试用期合同,有时一年的,多长时间

    签一年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两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0-01-04 181
  • 劳动合同最长多长时间签三年试用期
    劳动合同最长多长时间签三年试用期

    签订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0-10-25 143
  • 签了3年劳动合同要签3年试用期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签了3年劳动合同要签3年试用期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自由约定试用期的期限。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0-05-03 84
专业问答更多>>
  • 多长时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六个月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

    2022-12-08 15,340
  • 试用期属于半年,合同期为多长时间?

    可以约定试用期,签订半年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

    2022-05-08 15,340
  • 三年多长时间的合同属于试用期

    三年合同试用期最长为六个月。

    2021-12-13 15,340
  • 试用期内试用期内,合同生效后两个月试用期是多长时间

    试用期两个月合同一年以上三年以下。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不足1年的,试用期限不得超过1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不足3年的,试用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的3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

    2021-10-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一年合同试用期三个月合法有效吗 00:54
    一年合同试用期三个月合法有效吗

    一年合同试用期三个月的,不是合法有效的。法律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期限是一年的,试用期应当是

    2,297 15,340
  • 软著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00:54
    软著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软件著作权的有效期是五十年长时间。且著作权人为自然人的,起算时间为自然人终生之日,著作权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算时间为软件首次发表之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

    3,665 15,340
  •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235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