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离职不批直接走人,旷工怎么处理

离职不批直接走人,旷工怎么处理

2022-07-17 10: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17回复

专业分析: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对不办离职手续直接走人的情况作出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双方有培训协议,则需要履行劳动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辞职不批,员工旷工直接走人,工资是员工应得的劳动报酬,即使旷工也应当发放之前上班的工资。由于强行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员工赔偿经济损失。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劳动者不办理解除手续离开单位,用人单位可以旷工将劳动者除名,而自动离职的劳动者依国家规定不享受任何待遇。

律师普法更多>>
  • 不辞职旷工三天直接走人的后果
    不辞职旷工三天直接走人的后果

    不按正常手续辞职,直接旷工三天不办离职手续属于自离。

    2020.10.12 1,465
  • 离职不给批,可以直接走吗
    离职不给批,可以直接走吗

    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不批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的形式给用人单位邮寄一份辞职书,保留好快递详情单以及复印一份辞职书,辞职到期以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

    2020.02.15 165
  • 辞职不批直接走人的后果
    辞职不批直接走人的后果

    如果在试用期间辞职,提前3天递交离职申请,可以拿到应得工资;如果是正式员工,要提前30天递交离职申请,可以拿到应得工资。

    2020.10.15 1,055
专业问答更多>>
  • 员工离职不批直接走人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对不办离职手续直接走人的情况作出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双方有培训协议,则需要履

    2022-06-13 15,340
  • 离职不批准直接走

    根据您的描述以及法律的规定,公司的做法是违法的。依法辞职是您的权利,如果过了试用期,则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公司就可以了,不需要公司的批准,到时公司是需要支付您所有的工资。另外,如果公司安排您加班的,则也

    2022-03-11 15,340
  • 辞职不批直接走人会批吗?

    会批的。只是要按照劳动法规定提出离职申请,试用期需要提前三日申请,正式用工期需要提前三十日申请。辞职期满,应当办理工作交接,交接工作完成之后,用人单位就要结清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

    2022-03-31 15,340
  • 辞职公司不批, 不直接走人怎么办

    通常辞职需要提前三十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无需批准,如果公司存在过错,可以不以提前,如果用人单位不批当你自离来处理的话,你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

    2022-04-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签了劳动合同直接走人会怎么样 01:12
    签了劳动合同直接走人会怎么样

    签了劳动合同就意味着,劳动合同要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没有通知用人单位直接走人,劳动者造成单位损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

    2,978 2022.04.17
  • 合同到期员工可以直接离职吗 01:10
    合同到期员工可以直接离职吗

    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原则上可以直接离职,但现实中应当办理好相关的离职手续。并且,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为劳动者办理人事、社保、档案等转移手续,并开具相关证明。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只有部分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因

    2,339 2022.05.11
  •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1,354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