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工伤认定不需要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申请的,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应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鉴定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必须要在一年内进行鉴定才可以,超期后的手续会很繁琐。具体责任范围如下:
1、《工伤保险条例》对用人单位未在法定期间申请工伤认定的责任范围有明确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1、2、4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1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该条既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负有在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定义务,又明确了用人单位未履行该等法定义务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无营业执照单位能否认定劳动关系
90人看过
-
公司无营业执照如何办理工伤认定?
392人看过
-
在无营业执照的单位受工伤如何赔偿
485人看过
-
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的义务
497人看过
-
工伤老板不配合营业执照申请,怎么办?
150人看过
-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被依法处理了怎么办
409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无营业执照在工地不能申请工伤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5不能申请工伤认定。因为无证经营是非法用工,不存在用人单位,也就无法进行工伤认定的,直接由劳动部门监督进行一次性赔偿。所以,伤者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要求单位支付一次性赔偿。 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
2022年无营业执照用工能否申请工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301、无营业执照的单位在用工时,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一般不能申请工伤,但可以要求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 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
-
用人单位(无营业执照)拖欠工资不给,怎么要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7无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部门不予受理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工伤认定与单位营业执照是否有关系西藏在线咨询 2025-01-12根据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提出工伤申报申请时,并不强制要求提交用人单位的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申报人仅需向有关行政机关递交完备的证明文件,例如工伤认定申报表格、提供与用人单位之间成功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据文件、由正规医院开具的医疗诊断凭证或由相关专业部门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书等等。 在此基础上,社保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据申报人所提供的各类材料进行严密的核实工作,并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
-
无营业执照单位能否认定劳动关系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20对于无营业执照的单位,也可以认定劳动关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劳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对被处理单位或者出资人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其出资人为被告提起诉讼。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