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不批可以自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以前递交的辞职报告的原件或者复印件,上面的日期要清楚. 2.到当地的劳动部门去申请劳动仲裁(或打12333投宿你们酒店)他们可以在收到申请的60天之内给你做出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你的劳动合同要拿在手,一定要先仲裁然后才可以去起诉的,现在是法制社会一切讲证据. 4.证据的收集:劳动合同的原件;工资条;你的考勤记录明细表(这个你现在可能拿不到了);以前发放工资的证明; 你说你压了二十天的押金,这个是一定可以退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是不可以以任何形式收取押金的,再说了你现在还是请假的你怕什么,他们要是开除你要给经济补偿金的(做一年补偿一个月),你们酒店收取押金就已经违规了你大可以放心跟他们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这个事情,酒店是打开门做生意的他不可能因为你几千块钱而损失自己的名誉的. 最后教你一招绝的,辞职不批自离有工资吗实在不想麻烦的话就直接打电话给电视台呢,你也说了你们酒店有很多人的工资被拖欠,到时候他们也受益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提交离职申请一个月不批可以自动离职的。只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用经用人单位批准。单位不与你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你可要求其支付双倍工资;单位不给你交保险,你可要求他补缴;单位无权不给你这个月的工资,你可要求他支付工资;因单位的违法行为致使你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应支付你经济补偿金。你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
辞职不批违法吗辞职不批怎么才可以辞职
劳动者辞职如果用人单位不予批准,劳动者辞职不需要经过用人单位的批准,但辞职应该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主动辞职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不用书面形式。
2020.02.08 324 -
辞职不批自离发工资吗
辞职不批自离有工资。因为用人单位还未批准劳动者辞职,所以,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之前,用人单位仍然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的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2020.12.03 311 -
辞职不批自离有工资吗
如果在试用期间辞职,提前3天递交离职申请,可以拿到应得工资;如果是正式员工,要提前30天递交离职申请,可以拿到应得工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正式员工,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
2020.03.12 280
-
辞职后,不批,可以辞职自离吗
.你以前递交的辞职报告的原件或者复印件,上面的日期要清楚. 2.到当地的劳动部门去申请劳动仲裁(或打12333投宿你们酒店)他们可以在收到申请的60天之内给你做出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可以自收到仲裁
2022-07-08 15,340 -
辞职后不批走了,自离可以吗
你以前递交的辞职报告的原件或者复印件,上面的日期要清楚. 2.到当地的劳动部门去申请劳动仲裁(或打12333投宿你们酒店)他们可以在收到申请的60天之内给你做出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可以自收到仲裁裁
2022-07-21 15,340 -
辞职后不批自离工资可以拿吗
.你以前递交的辞职报告的原件或者复印件,上面的日期要清楚. 2.到当地的劳动部门去申请劳动仲裁(或打12333投宿你们酒店)他们可以在收到申请的60天之内给你做出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可以自收到仲裁
2022-07-16 15,340 -
辞职到期不批自离可以吗
1、你好,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你们之间的劳动关系是是受法律保护的。2、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试用期内提前三日
2022-04-14 15,340
-
01:20
辞工不批自离不发工资怎么办辞工不批自离,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如果劳动者被拖欠工资,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大部分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维权的过程中,劳动者不要忽视证据的
2,794 2022.04.17 -
00:58
合同期辞职不批怎么办合同期辞职不批的,如果劳动者履行了预告通知义务的,用人单位仍需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正常离职。如果劳动者是在试用期间内辞职的,提前3天递交离职申请即可拿到应得工资;如果是正式员工离职的,提前30天递交离职申请,即可拿到应得工资。劳
3,103 2022.05.11 -
01:05
批捕后可以取保吗批捕后可以取保。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1,0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