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怎么举报公司上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疫情期间还有公司上班,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 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疫情期间还有公司上班,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
疫情期间还有公司上班,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
-
疫情期间单位强制上班怎么举报
疫情期间单位强制上班,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当地政府进行举报投诉。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2020.02.11 309 -
-
-
怎么举报疫情期间还有公司上班
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 政府通知延迟复工,用人单位不可要求员工提前返岗。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
2022-05-22 15,340 -
怎么样举报疫情期间还有公司上班
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政府通知延迟复工,用人单位不可要求员工提前返岗。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
2022-09-01 15,340 -
该怎样举报疫情期间还有公司上班
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政府通知延迟复工,用人单位不可要求员工提前返岗。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
2022-08-29 15,340 -
如何举报疫情期间还有公司上班
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政府通知延迟复工,用人单位不可要求员工提前返岗。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
2022-09-13 15,340
-
00:52
疫情期间不上班不发工资合法吗疫情期间不上班不发工资不合法。疫情停工非员工员工,不能挺停发员工的工资。疫情不上班应该有工资。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
15,684 2022.05.11 -
01:01
违反防疫规定怎么举报违反防疫的举报方式如下:在手机支付宝首页中,点击市民中心的选项。点击右下角办事大厅的选项。点击投诉与建议的选项。点击12315投诉举报的选项。点击我要举报的选项。点击下方同意的选项即可进行举报。违反防疫规定怎么处罚: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14,694 2022.06.22 -
01:04
怎么举报偷税漏税的公司举报偷税漏税的公司得方式如下: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
3,592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