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定终止条件应是法定解除条件之外的条件。
所谓法定条件,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只要符合这些条件,用人单位就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既然这些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就不能作为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来约定。对此,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
[1995]309号)明确规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从而防止用人单位规避应承担的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义务。
二、约定的终止条件应当是除时间之外的某种事件或某种行为。
在任何情况下,时间都不能作为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只能是时间之外的某种事件或某种行为。对用人单位来说,主要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某种事件,如生产线报废;对职工来说,主要是个人的某种行为,如出国定居考上大学或在社会上打架斗殴,经批评教育不改,其劣迹反复出现等。
三、约定的终止条件必须是合同生效前尚未出现的客观情况。
如果是劳动合同生效前就已经出现的事件或行为,就不能作为终止条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而这里所说的客观情况,是指不能确定的情况是自然出现的,不是人为制造的,即可以预见到的,但不能是事先预谋的。这就是说,用人单位不能在劳动合同中把本单位主观制造的条件约定为合同终止条件。例如,机构合并、人事调整等。
四、约定终止条件要充分考虑生产经营特点。
用人单位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目的是要在这种条件出现时终止合同。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因为不同性质的生产性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可能遇到的情况在一些经营单位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把本单位生产经营中根本不可能遇到的情况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约定条款根本出现不了,约定的终止条件就失去了意义。
五、约定终止条件要兼顾到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情况。
由于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可能出现某些客观情况,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意继续履行合同,而又不能解除合同,因此,用人单位既要把本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约定为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也要把职工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种行为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例如,企业聘用的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中,有的业务能力不差,工作业绩尚佳,也没有违纪问题。但是,其性格和工作作风与其他员工不合,多数员工都不肯与其合作一同共事,甚至表现出离职倾向。对于这种情况企业无法继续使用该职工,但又不能解除合同,针对这类问题,可以考虑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劳动合同即可终止。具体条款可表述为:乙方(员工)履行职责期间,经年度工作总结或职工民主评议,有一半以上员工不肯继续接受其领导或与其共事,其履行职责出现危机的,劳动合同终止。
对用人单位而言就是要注意在与劳动者签定用工合同的时候,要将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写入其中,这样在需要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时候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非本市户口职工如何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
208人看过
-
单位与个人劳动关系终止办法
430人看过
-
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协议原件是否需要保留
53人看过
-
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有几种?
318人看过
-
单位与员工终止劳动关系:养老金影响几何?
311人看过
-
职工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如何证明
359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协议原件是否需要保留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17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协议原件可以不用保留的。因为用人单位对于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所以即使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协议原件丢失,也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文本证明。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保证金的如何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1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收取的劳动合同保证金等产生争议的,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之后,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若要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则有义务向法院交纳与申请保全的财产同等数额的保证金。如果劳动者经济确有困难无法承担保证金,法院应酌情减轻或免除劳动者的担保义务,及时作出财产保全裁定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
-
-
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如何计算补偿?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1单位决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各异,相应的补偿也有所不同。 若单位因经济性裁员而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因劳动者的过错导致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则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则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失业金,员工和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如何解除劳动关系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4失业人员与单位终止、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之日起60日内,持与单位终止、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户口簿、《身份证》和3张一寸免冠照片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同时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并从办理失业登记的次月起,持《身份证》、《失业保险金领取证》及《求职证》,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因病不能亲自领取的,可委托亲属持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